一档电视理论片,«当马怘思遇见孔夫子»被推出了。节目采用戏剧手法,让相距两千多年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不远万里来到虚拟的岳麓书院,与封建思想家孔夫子相遇,并同台问道,以期论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论具有内在的共通性。
用文艺的方式有意的或无意的对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实践)进行庸俗化而非通俗化的表达,其要害不在于有没有共通性,而在于将革命的理论庸俗化,并进而进行阉割,就可以抛开具体的阶级属性和社会矛盾不谈,而可任由的打扮起来。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都有。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主席指出,会议的目的是"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文艺要很好地"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强调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立场、态度问题,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
然而,1950年底,新中国成立不久,讲述清末武训"行乞办学»的«武训传»公映,并得到了一致好评。影片以一个女教师纪念武训,众人拜武训像开始,以女教师要学习武训,为人民服务的一番话结尾。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主席写的社论«应当重规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武训传»开始受到批判。其要害也不在武训本人以及"行乞办学"行为本身。文中说"«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侧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大型音乐舞蹈诗史«东方红»,是对革命的理论,即批判和改造了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席思想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用文艺的手法通俗化的描述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主席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大众化"不是庸俗化,"可视化"不是皮影化,"戏剧化"不是戏说化。
不如在孔夫子与马克思隔时空对话前,让尊孔夫子的蒋总裁与尊马克思的主席PK一下,如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