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扣扣,以近乎“诀别”的方式,完成了他与王家的对话。但这不是认识的全部。如果把他放在伴随他成长三十多年的社会变革这一历史环境之下,或许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张扣扣与社会的对话,或生命与现实的对话。
随着农历戊戌狗年年关的逼近,万家灯火,在几乎所有的乡村人家,忙碌了一年的母亲一边揉捏着手中饺子,一边默默静候着从远方归来的孩子。车站码头,则是另一幅景象,人头攒动,打工的人流犹如江河中的浮冰,相拥而行。他们中间有人不时地急切张望着与回家相关各种出行告示,把无尽的思念全都抛向远方的家乡;更多的年轻人则是手指不停地按压掌中的方寸容屏,向远方的母亲传送着自己归来的消息。
然而,在陕西汉中南郑区新集镇三门村,有一位青年,似乎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向在“彼岸”的母亲告说着自己“归途”中的驿站。这个青年名叫张扣扣 。
此时的国人几乎全都陷入血色的惊悸之中。人们如魇梦乍醒,惊叹不已。有人心绪万千,不断地还原当时的场景,试图用恩怨情仇去解读他真实的内心;也有人沉思无语,把目光投向了无尽的远方,投向他少年失母、伴他成长22年的人生环境。
毫无疑问,张扣扣的内心是痛苦的,至少从22年前他失去母亲的那一刻起,命运就注定了他的多舛人生。失去母爱的孩子,干涩的父爱已很难温润他幼小心灵。尤其是在几近贫穷的广大农村,所有的大人们都为生计不停地东奔西忙,就连简单的父爱也变得非常“吝啬”。夫“离”子“散”,强壮的劳力随着时代的风车而动。从南到北,无论是土地肥沃、出行便利的平原农村,还是满岭荒野、道路崎岖的山涧村寨,走近每个村子的大街小巷,你已很难见到青年人的身影。清一色的“夕阳”景象,已成了的这里的一道“风景”。甚至在一些村庄,由于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抬埋故去的老人也成了一件难心事。孩子们白昼少有父爱身教言传,夜晚少有母爱温暖偎依,不少家庭隔代人长年一起生活,爷孙守望相依。往日的乡村小学也已失去原有的存在基础。一村一校的境况已不复存在,家门口念书上学已成历史。或被整合,或被迁移,剩下的学校也似乎正在走近消亡。基础教育——这个国民教育曾经最大的主战场,正在这里悄然撤离。也少数子女随父辈入城,但多半寄居于城乡结合部,生活空间极为狭窄,社会交流极其有限。传统的农耕生存方式已多为青年人“鄙夷”,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生活方式已成中老年人的“专利”。多数年青人们乐意接受 “短平快”这种商品经济时代的工场谋生方式,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幸福链接到“富士康”一类的工业流水线上,家里的农活全都成了老年人的事。不仅如此,一些上了年岁、体弱多病需要照顾的农村老人,日常少有子女陪护身边。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也是逐城而居。 青春、强壮的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聚向城市,年老、带病的身躯在源源不断地聚向农村。农村,这个昔日被称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地方,正在遭遇前所未有“胜利大逃亡”,似乎注定要成为贫穷、病老和死亡的等待地。尽管一村一户的情况不一,但整个社会大环境始终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幼年的张扣扣,就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度过的。说他像天空中飘零的一只风筝,遇雨随时而落,不为之过;说他像草原上瘦弱的一只雏鸟,遇风随时铩羽,似乎更为接近。
也许是由于经历了不一样的少年人生,成年之后的张扣扣已更早体验到生活之艰难。他努力地尝试着摆脱这种窘境。
他曾投身于西域边陲,金戈铁马,有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执着追求;他也寻梦于南国商城,别离亲人,有着走出困境的不懈努力;他也淘金于南美他国,漂洋过海,有着浪迹天涯的非凡之旅。
他不断寻求着人生的绿岛,力求改变生活,跳出苦闷,释放压抑,挣脱生活的桎梏。他渴望着告别那个冰冷伤心的童年,忘掉这一切,拥抱新生活。他竭尽一切地努力着。但现实总是残酷无情的,对他来说,无论是大洋彼岸的温暖海面,还是西陲边境的“橄榄”营地,无论是南国的梦幻工场,还是汉水秦地的农舍田园,都不曾有吹透内心的凉风。
和许多农村年轻人一样,他一面是踌躇满志,一面又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他不止一次的跟随打工的人流相拥前行,但又一次次被时代的潮水推至岸边。世道之艰难,生存之不易,打工群体普遍自顾不暇,身心疲惫,神情困倦,生活苟延。传统认知观念正在被颠覆,人情世故也随之色味俱变。这也就是他们这一层人无法逃离的现实。
就算在拥有“现代文明”的世界级工业厂区,寻遍每个角落,林林总总,你能见到的几乎全都是物的流动,少有人与人的交流,打工族们像机器一般的超负荷运转着。整个厂区几乎感受不到人性的温存。荣辱、贵贱、城乡、贫穷、泪水,这些在母爱怀抱里不曾有过的滋味,顿时接踵而来。
这种生存体验,在打工诗人唐以洪的诗作《退着回到故乡》里,有着最原始的表达——
从北京退到南京
从东莞退到西宁
从拥挤退到空阔
从轰鸣退到寂静
退到泥土 草木
从工厂退到工地
从机器退到螺丝
从工号退到名字
从衰老退到年少
故乡 依然 很远
是一只走失的草鞋
再从年少继续后退
退 继续退
退 继续退
退到母亲的身体里
那里没有荣辱
那里没有贵贱
那里没有城乡
没有泪水
那里没有贫穷
那里没有富贵
相遇的 都是亲人
是呀,那里没有荣辱那里没有贵贱那里没有城乡、没有泪水那里没有贫那里没有富贵相遇的 都是亲人。对母亲的赞美,几乎是所有打工者的一路心声。
打工的路是心酸的,不但夹杂着汗水,还夹杂泪水,夹杂着屈辱的人格、丢弃的尊严。
——许立志:《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把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郑小琼:《跪着的讨薪者》
“她们被不停地组合 排列
构成电子厂的蚁穴 玩具厂的蜂窝 她们
笑着 站着 跑着 弯曲着 蜷缩着
她们被简化成为一双手指 大腿
她们成为被拧紧的螺丝 被切割的铁片
被压缩的塑料 被弯曲的铝线 被剪裁的布匹”
汗水是温热的,现实往往是冰冷的。工区是冰冷的,工间冰冷的、工单是冰冷的,工时是冰冷的,线长催促的声令是冰冷的、机台的灯光是冰冷的,就连每个人脸庞上的肌肉也似乎处在冰与水的临界点。
——许立志:《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沿线站着
夏丘
张子凤
肖朋
李孝定
唐秀猛
雷兰娇
许立志
朱正武
潘霞
苒雪梅
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
静电衣
静电帽
静电鞋
静电手套
静电环
整装待发 静候军令
只一响铃功夫
悉数回到秦朝
打工生活对于绝大多数打工者来说,都是一种生存极致的考验,既考验着他们体力的极限,也考验着他们生命的极限。
——郑小琼:《何丽》
“她的心底 辞工的理由只有一个
累 她感到无边的累
在这个城市 这永远构不成
辞工的理由”
——陈年喜:《炸裂志》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坚硬 炫黑
有风镐的锐角
石头碰一碰 就会流血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 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 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 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晚年的巷道就能延长多少 ”
把青春热汗洒向机台,把病痛伤残收留在身体里,这是许多打者无奈的选择。
——唐以洪:《我写过断指》
“我写过断指
写过他们缠着带血的纱布
像早产或夭折的婴儿
躺在长三角,珠三角……
这些产床上
我写过断指
写过他们的疼痛和麻木
写过他们和瘦草相比
略显粗壮
但他们比草还要弱势”
“我写过断指
写过他们在仲裁厅外徘徊
和相拥而泣
在调解书上
他们是廉价的火腿肠”
把生命留在了寻梦的路上,把伤心留给了身后亲人,这是一些打工青年永恒的遗憾。
——谢湘南:《葬在深圳的姑娘》
“仙桃 重庆 长沙 新兴 宁波 安徽 河南……
你们在别处出生
但不约而同地来到此地 “
“珠链滚入不同的白天与黑夜
青春戛然而止
生命的刻度在城市的表盘上取得一个终点
火热成为与你们无关的事
你可能的理想随同身影一起模糊
你是否还有未了的心事”
“或许你们在夜晚还会来到城市上空散步
而这城市已认不出你”
——老井:《矿难遗址》
“…原谅我吧,兄弟们
原谅我不会念念有词,穿墙而过
用手捧起你们温热的灰烬
与之进行长久的对话”
打工是青年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青年人读解社会的方式。如果他不能们从现实生活中读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时,这不仅仅是单个人生的错位,也是社会的错位。
——邬霞:《我不是没想到过死亡》
“和很多人一样,在悲伤、失落时
我也想到过死。我渴望像鸟儿一样在
空中飞翔,那样的感觉一定很美妙
我曾接近一个五楼窗台,一只脚抬上去
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只需要加一个动作
这尘世的烦恼尽可消除。是妈妈把我从死神
那里拉了回来,……”
但对有些生命来说,母爱似乎无力挽留。
——许立志:《我弥留之际》
“我想再看一眼大海
目睹我半生的泪水有多汪洋
我想再爬一爬高高的山头
试着把丢失的灵魂喊回来
我想在草原上躺着
翻阅妈妈给我的《圣经》
我还想摸一摸天空
碰一碰那抹轻轻的蓝……”
张扣扣,以近乎“诀别”的方式,完成了他与王家的对话。但这不是认识的全部。如果把他放在伴随他成长三十多年的社会变革这一历史环境之下,或许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张扣扣与社会的对话,或生命与现实的对话。
张扣扣们和富士康那些“连跳”的青年们一样,他们都是在时代变迁过程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了与社会的对话。不同的是,前者是以准备终结自身生命的形式完成的,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终结自身生命的形式完成的,其实质都是生命与现实的对话。
青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一如打工诗人陈年喜所言,在美国,我不认识什么人,但是我认识它们。那些我和我的工友兄弟们用汗泪换来的金属,建造了北京和上海,也建造了波士顿和纽约。
和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一样,打工族中的大都数都是默默无声的奉献者。他们中的少数人于艰难之中,以墨为言,把最真实的感受写在纸片上,用颤动诗歌抒发着内心的情感,与现实进行“遥远”的对话。这纸片上的诗句,就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生存体验。但这更是一代人的生存体验,更是整个民族的生存体验。它承载着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最深处的记忆。
和打工者的诗歌一样,打工者也用生命与现实进行着对话。1 5年前,黄冈青年孙志刚在南方喧嚣的城市打工期间抱憾离去。他被认为是打工路上的一位“殉道者”。孙志刚一案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直接结果就是宣告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新生。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新生力量。每一位青年的离去,都是时代伤心的眼泪。在那些曾经跳跃的生命里,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能够留下只言片语,青春便默然消逝。今天我们有幸读到的个别诗歌残片,这便是他们那一群生命的余音。 (二零一八年三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