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国情的构成要素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国民教育水平、阶级阶层结构、民族构成、历史文化特点、人口结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等。
正确认识国情离不开对国情的客观判断,离不开调查研究。此外,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还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
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而形成以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等为基本特点的自然国情。然而,我国能够长期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国情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不变的国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生产力尽管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但不尽完善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然阻碍和桎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没有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失衡,“三农”矛盾突出;需求结构失衡,消费不足矛盾突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民生和社会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失衡,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结构失衡,中西部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民生矛盾突出。三是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破9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排在第70位。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精准扶贫实施以来,脱贫攻坚战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未脱贫人口脱贫难度加大,经济发展和消灭贫困仍然任重道远。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林业局 张萍)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