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一种忧民意识,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无私情怀
今年3月,习主席访问意大利在会见意众议长菲科时,议长向习主席提出如下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主席语气坚定地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段精彩的对话,尽显习主席作为大国领袖的风范,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精辟诠释了“我”的最高境界。“无我”是一种忧民意识,只有常怀忧民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达到“无我”境界;“无我”是一种责任担当,只有常思为民之责,不为风险挑战所惧,砥砺精进,务实笃行,才能拥有“无我”境界;“无我”是一种无私情怀,只有摒弃私心杂念,胸有无疆大爱,才能进入“无我”境界。
共产党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从来不避讳讲物质利益,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共产党人又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是有崇高信仰和伟大追求的。因此,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对物质享受看得淡些,始终把理想信念注入灵魂,把初心使命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自我超越,进入“无我”的人生境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人心这个天平上,“无我”者像耸入云霄的高山,永远为人民所敬仰。
立身在世,为人榜样、受人敬仰,就须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层次、高境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攀登,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而要抵达人生的高境界,需要不断涵养立身学问。雷锋把毛主席著作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孜孜不倦地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攀登人生的高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涵养立身学问,把“为谁活着、如何活着”这一根本问题弄明白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了,就能超越物质享受的局限,摆脱功名利禄的纠缠,超越“小我”、成就“大我”、进入“无我”的境界,不断达到人生新高度、创造人生新天地。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正是在询问自己和这世界上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过程中,才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存在根据及其意义。“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人正是在以他人作为镜子的过程中来认识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的。“见贤思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一个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忠诚、执著、朴实是英雄模范人物共同的鲜明品格。今天,要想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建功立业,同时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就应该像英雄模范人物那样,把忠诚作为事业之魂,把执著作为动力之源,把朴实作为立身之本,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才能实现从“平凡”到“伟大”的人生跨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及时省察、时时观心,注重“清洁自我”,不仅是先贤们的处世哲学,也可谓今日的修身之要。人在本质上是有限存在,不仅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种种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的束缚,而且很难摆脱名缰利索的诱惑、折磨以及嫉妒、猜疑、贪婪、骄纵、恨怨、攀比等种种心灵毒素的侵蚀,这样,精神就难免受到污染,行动就难免受到羁绊。“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人在旅途中,需要停下来喊喊自己的名字,多些灵魂的拷问,多些及时的“修枝打杈”,方能不断扫除思想阴霾,避免让初心蒙尘,摆脱“小我”的束缚,赢得更为壮阔的人生。
“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成贻宾牺牲于南京解放前4天——1949年4月19日,年仅22岁。他生前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到了“新生十大信条”:新的人生观、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格、有规律的生活……如此超然,就在于找到了比自我“更大的东西”,这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挚爱之情,就是默默燃烧的“生命之火”。有此“更大的东西”作为人生的基石,必定成为一个有大抱负、大情怀的人,成为一个胸怀“大我”、恪守“无我”的人,也必定能够“忘我”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