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经常从网上看到不同版本,但内容相近的短视频:
主角通常是一位年迈的女性,可以被称为一般意义上的“母亲”。她生活在农村、小镇或城乡结合部,靠捡破烂、卖自己种的菜或从事一些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体力劳动,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这时,视频的另一位主角出现了,他(她)无疑来自中产阶层(因为通常会有一辆私家车)。他慷慨地向“母亲”伸出援手,用高的不成比例的价格买下“母亲”的产品,馈赠一些生活用品(棉衣、米面、食用油等等),留下数百元钱,并坚决地拒绝了“母亲”的千恩万谢。视频通常还会配有非常动情的音乐。
初看这类视频,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但看的多了之后,想法就发生了改变。
02
毫无疑问,善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被尊敬,也是值得鼓励的。
我不愿意对视频拍摄者做“作秀”或“刷流量”之类的揣测。
但是,这些生活无着甚至流浪无依的“母亲”,真的能够靠这种恩赐式的帮助来摆脱困境吗?
不能。
几百元钱很快就会花光,棉衣也会变得破旧,随着视频拍摄者的私家车渐行渐远,“母亲”的生活很快就会变成老样子的。
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逃避:生活优渥,自鸣得意的中产阶层,看到了我们的社会远不是完美的,还有许多“母亲”的生活是艰难的、甚至凄凉的,这令他们感到尴尬,于是通过“慷慨相助”来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安慰。
这就是说,中国的中产阶层,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03
“母亲”们的凄凉状况,提醒我们,现在就应该动手,共同建设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保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的美好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将不会再有失学儿童,也不会有老无所依的“母亲”,如已有两千多年的《礼记·大同篇》所希冀的那样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里的关键,是要以政府为枢纽,把社会财富转化为普惠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这样的公共服务面前,偶遇式的、恩赐式的“救济”将显得矫情并且毫无必要。
新中国成立已经七十年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且中国拥有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因此,我们比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建成这样一个美好社会。
不要忌讳“福利社会”的提法,“福利社会”正应该中国今后的主要目标,一切的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难道不应该是人民的福利吗?
把“福利社会”说成是经济停滞的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话语陷阱。
只有建成“福利社会”,中国的凝聚力才会空前增强,中国在世界上才会有真正令人羡慕的软实力,甚至祖国统一,都可能在此基础上以水到渠成的方式完成。
推动建立这样的美好社会,正是最有话语权的中产阶层最主要的社会责任之一,中产阶层也将成为这种美好社会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中产阶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仅仅是沉醉于这种偶遇式的、恩赐式的“救济”行为,并沉醉于由此产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感动之中,那么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可笑的自媚,甚至自欺罢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