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怪论,某教授认为女性结婚是消耗自己的青春,因此,女性要求彩礼是应该的。那么,不知男性在婚姻中消耗的是什么?
女性为不消耗自己的青春是不是就不要结婚?谁愿意消耗自己的青春?消耗青春是不是不正常?无论男女都应该正常地度过自己的青春而不是消耗吧?
大家都知道,在人类社会中有一件世所公认的美好事物,那就是男婚女嫁,说它美好因它是爱情的产物,最终还会产生爱情的结晶,中国古代通常就用“洞房花烛夜”来形容人生中婚姻这一美好事物。
因了婚姻,男女将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它将为人类诞生新的希望,当男女双方走到白头偕老时,双方都走过了自己应走的道路,两人的青春也都永远逝去,能说男性消耗了自己的青春还是女性消耗了自己的青春?
人的一生青春的逝去是必然的,不会因婚姻或者是不结婚能永驻,婚姻中怎么可能是女性消耗自己的青春,难道男性的青春永不消失?难道男性是神仙而女性不是?可看中国古代的传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成仙成神的,远古的神仙中男女似乎是平等的,且神仙也并非青春永驻,老神仙多了去。
若如此,那女性的青春是应该消耗还是不应该消耗呢?如果是应该消耗,那凭什么提出额外的彩礼要求,彩礼比起青春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是不应该消耗,那女性就不要结婚?其实,用消耗来形容婚姻的任一方都是不适的,“消耗”这词用在这不是很不妥,而是非常不妥,婚姻中并不存在什么消耗青春的事,也更谈不上女性是消耗自己的青春。
奇怪的是这位教授还提出了他的理由,男性在婚姻中得到的更多,而女性在婚姻中失掉的更多,故而女性是在消耗自己的青春,而男性不是,这逻辑让人不得不佩服,教授真的就是教授,说歪理都能制造出很歪的依据来。
在那些流行的段子里,有一个段子大概是众所周知的。问一男人,婚姻让你得到了什么?他的回答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失去什么,失去了“自由”。这当然是另有所指的,不能当真,却是事实。结婚必然是会失去些东西,有得有失,女性失去的男性同样会失去,不可能出现女性的青春消逝了而男性的青春还在那闪耀。
在正常的婚姻中,男性在结婚后不可能把心思全放在人们所说的事业上,一定会把部分心思放到配偶身上,放到家庭上,放到双方的身上,失去过去的那种“自由”是必然的,说他失去了“自由”的意思是他一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虽“养家糊口”在今天的中国不全是男性的责任和义务,可传统的观念依然,多数情况下男性要负起更多的责任,男性失掉的难道不是更多么?所以,根本不能用失去什么来形容婚姻中的任何一方。
但得承认,该教授的怪论不是有“市场”,这“市场”还大得吓人,或者说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现象。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特别是小城市及乡下,要高价彩礼之风愈刮愈烈,已成为这些地区正常婚姻的拦路虎。
注意,要彩礼已演变成要高价彩礼!可见,某教授的这番怪论完全可以为高价彩礼这股乌烟瘴气制造舆论支持。
专家们一直奇怪我国的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太快,一方面怪罪婚龄拉长,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没有激起青年男女结婚的热情;一方面怪罪生育愿望降低,两孩儿的合法化也没有提高青年男女生育的愿望。
也有人提出是一孩化带来的后遗症,适龄生育青年男女的基数太小,但更多的人提出经济原因才是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自由生育没有提高很多青年男女的生育愿望就是证明,社会越来越发达,生育愿望却降低了,这种情况在我国也逐渐出现。
生育率降低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不能排除的重要原因。但凡遇到不愿生育的青年男女,问其原因回答都是事业为主,暂时还不能考虑生育,背后实际上是顾虑养儿育女开支过大,囊中羞涩,需要储备“能量”,而这经济方面的原因难道不是与高价彩礼有关吗?
由于男方付出太多的彩礼,导致结婚后的生活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父母养儿成人,这负担还能丢给父母?暂时不想生育就成为一种很自然的选择。一些男女借口事业为主,其实不是事业问题,而是金钱问题,普通人家仅靠男女两个小青年短时间内是撑不起这个家的!
当下很多青年男女就是因彩礼的问题而推迟婚期,过高的彩礼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准备,很可能是几年都难以凑足女方的要价,很多青年男女因彩礼的问题而无法结成连理,婚期一推再推。
向男方要车要房要存款,女方能提出很多理由,什么养女不容易,什么这是考验男方诚意,什么是不是大方,只是女方能不能同理替男方想想,养儿容易吗?对比而言,养儿更不容易。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应该承认现在社会上彩礼歪风狂刮有传统观念的原因,有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更有某些人的推波助澜,这教授的怪论就是其中之一。
从某种角度来看,一些封建陋习在阻止男女婚嫁上的作用都远不如这彩礼来得厉害,彩礼猛如虎啊。
由此可知,这位教授的怪论对男女婚嫁简直就是一种重大伤害!
世界上我国并非是因婚嫁向男方要彩礼的个例。不同的是,一般要彩礼的国家其彩礼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况且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像我国水涨船高,不停地加码,到了很多男方家庭无法承受的地步,原本正常的婚姻被彩礼拖期。不对,根本不是水涨船高,而是水不涨船却高了,歪风把船能吹起来!
原本彩礼的象征意义只是婚姻前奏的序曲,可现在要彩礼更多是为获取较大的物质利益,至于给婚姻制造出多少障碍,给男方制造出多少困难,女方根本不会考虑。如此婚姻正常吗?
我国在男女婚嫁上收高价彩礼之风有人说是社会不够发达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落后观念的反映。
当然,收彩礼在我国是有历史渊源的,它的正式说法不是叫彩礼,那叫聘礼。不过,在古代聘礼并非单独存在,它与嫁妆并存,且基本相当。况且,古代的男婚女嫁的聘礼并不水涨船高,富贵人家聘礼丰厚,一般人家很普通,不像现在无论家庭如何,聘礼要得相当可观,甚至越是普通家庭彩礼越是有狮子大张口的嫌疑,什么要有车,有房,有存款,问题是一个工作时间并不长的小青年能付出这么多吗?一个普通的工薪者能付出这么多吗?这不得让男方的父母来付出?简直是在搜刮男方钱财,这是提前支取男性的青春吧?如是,世人不觉得如今很多家嫁女如同卖女,形成为事实上的买卖婚姻?
男女婚姻本是双方的事,付出也是双方的付出,无论是利还是弊也都是双方的,让男方单方付出失利得弊,这种婚姻还可能有爱情的基础吗?为什么如今的离婚率上升,和这不正常的高价彩礼有关吧?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要高价彩礼歪风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的,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老人们都知道,过去男女婚嫁双方非常简单,单位分房当然好,没有分房就暂时租房,等待分房,什么有车有房有存款都不存在,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彩礼之说。有人可能会说,那时是要三转一提溜,但那不是必须的,有也行,没有也行,是在人们承受的范围内,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也照样结婚。谁知今天在婚嫁上却出现这么一股倒退的歪风,竟然还有某教授忙着造舆论,找根据、鼓吹、提倡?
这些年我国在住房上有个现象大家都清楚,男方一家人为住房打拼,要为儿子准备婚房,负担沉重是可想而知。利用高价彩礼来为女方家中获取额外收益,这形同剥削,凭什么?凭的就是女性结婚消耗自己的青春,而男性不是消耗自己的青春?
其实,高价彩礼还涉及到男女平等的问题和婚姻自由的问题。
由于高价彩礼的出现,男女的婚姻自由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原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小青年,就因高价彩礼而劳燕分飞让人唏嘘不止;而很多青年男女相亲双方感觉不错,值得深谈,数年之后到了谈婚论嫁之时,一个高价彩礼棒打鸳鸯也非稀罕之事。所谓婚期拉长不是青年男女愿意拉长,而是无可奈何啊。问题在于很多女性或者女方不是从婚姻自由的角度来考虑婚姻,而是从能否出得起高价彩礼的角度来选择对象,在这种彩礼压榨下,还可能的婚姻自由吗?
在高价彩礼的压榨下,受伤的不只是男性,女性因要高价彩礼而根本不可能婚姻自主,她要受彩礼的束缚,彩礼达不到标准,她就不能与心仪男性结婚。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婚姻是金钱婚姻,没钱先别想,这还被说成是现实,得尊重现实。若大家都尊重这现实,结果就是彩礼、高价彩礼市场越来越大。
此外,收高价彩礼还是男女不平等在婚姻上的体现。过去说到男女不平等总是强调女性在双方中的不平等,如今由于高价彩礼的问题,男方在婚姻中则处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女性有权用自己的青春作为理由收高价彩礼,那男性的青春何在?凭什么男性付出了青春,反而还得搭上更多的金钱?这种婚姻上的不平等还有什么信誉可言,还有什么爱情可言?男女之间由此形成的婚姻事实上的不平等变质为纯粹的金钱关系,还能是一种正常的婚姻吗?
高价彩礼之下,还会有真正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能吗?付不出彩礼,到哪去逑?在哪去圆出“洞房花烛夜”的美好?
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位教授还搞错了收彩礼的主体,这高价彩礼谁收了?不是当事的女性收了,不是婚姻双方中嫁出的女性收了彩礼,而是女方收了,也就是女性的父母方收了。这青春不是白白消耗了?由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泼出去的水”!
女方指的是女性的父母。若这女性是单亲,收彩礼的指的是母亲,也可能指的是父亲。如果是单亲父亲收的彩礼,这岂不是男性收走了彩礼?这青春消耗对女性来说是不是真的值应打上一个大问号?
从这一角度来看,收高价彩礼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典型范例。可见,彩礼歪风、特别是高价彩礼歪风是一种必须铲除的陋习,国家应该严厉禁止,应该立法限制高价彩礼,让彩礼回归原有象征意义的本位。
如果让彩礼仅具象征意义,将会使男婚女嫁回到正常的状态,真正实现婚姻自由,婚姻自主,真正实现婚姻上的男女平等,从而有利于缩短婚期,提高结婚率,降低离婚率,还能提高生育率。
用青春收彩礼完全就是一种谬论,大可休矣。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