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第4版() 专栏:民族自治地方城市风光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塞外古城呼和浩特(蒙语,意为青色的城)的面貌正在日新月'...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第4版()
专栏:民族自治地方城市风光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塞外古城呼和浩特(蒙语,意为青色的城)的面貌正在日新月异。早晨,城北大青山和全市上空笼罩在一片雾气里,高楼、烟囱和水塔隐现在古城堞、鼓楼和召庙(喇嘛庙)之间。在新城与旧城之间,原来相隔五、六里的荒滩和小块田地,现在已铺起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耸起无数幢高楼。从解放到现在,全市新房屋的建筑面积已达一百三十五万多平方公尺,几乎等于另建一个呼和浩特。这里在解放前只有六幢楼房,现有各种新式楼房一百四十八幢。过去只有车站前一条不到三里的水泥马路,如今柏油路、水泥路、石子路有十二条,长达五十多里。下水道有三万三千公尺,比解放前增加八十一倍多。
解放前,“塞外古城”一直是个为反动统治者服务的消费城市,到1949年解放时止,这里只有面粉、被服、麻袋、发电厂等九个残破的小型工厂;而剥削少数民族牧民的皮毛商、粮店以及茶馆、酒店、鸦片馆、妓院等却遍设街头巷尾。现在,已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从新城鼓楼往西走,就看到新建的百货商店大楼、电影宫和规模宏大的内蒙古博物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大楼、宾馆大楼、人民医院。穿过林荫水泥马路,那里是联营商店、新华书店、人民银行、工人文化宫、工会大厦。
解放后,党的民族政策已使这个城市逐渐成为改变自治区落后面貌的基地。现在,这个城市的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4.2%。全市已有甘草膏厂、毛纺织厂、农业机械厂、面粉厂、榨油厂、铁工厂等七十个工厂,各民族职工已达九千二百多人,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十七倍。马拉割草机、双轮双铧犁、解放式水车、锅炉、矿车、收音机、暖气片、机制砖瓦、海军呢等都能自己生产。
呼和浩特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发展得很快。这里有设备完善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师范学院和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等四所高等学校,共有二千五百多名各族大学生。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和各民族小学的学生目前已达四万五千多名。
在呼和浩特市,使人感到变化最深刻的,是各族人民之间出现了团结友爱的新的民族关系。不论在工厂、机关、学校或是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各族人民不分彼此地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蒙古族民间说唱诗人毛依罕写了一首“好来宝”来歌颂呼和浩特的变化:
“翻开蒙古民族的万卷历史,
哪一页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
只因为有了你啊,毛主席,
人民才创造了梦幻般的奇迹”。
(本报记者赵永西、秦继仑)
(附图片)
呼和浩特市的一条街 新华社记者 阿尔泰 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