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推广普通话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推广普通话 第7版() 专栏: 推广普通话 于进 方言因人们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而产生。在经济开始发达,隔绝状态开始消除以后,方言却继续存在着,成为面对面谈'...

推广普通话

第7版()
专栏:

推广普通话
于进
方言因人们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而产生。在经济开始发达,隔绝状态开始消除以后,方言却继续存在着,成为面对面谈话的双方都极力想要消除然而很难消除的障碍。此时统一的民族语言便为事实所需要。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描述现代中国的这个需要说:“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像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但是统一的民族语言究竟不是各种方言的融合,而只能是由方言中较易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发展而成。鲁迅所说“好像普通话模样的东西”,事实上就是带有乡音乡调的普通话,它说明人们为了互相了解正在努力寻找共同语言。
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形成,决定于人民的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秦始皇曾经用行政命令统一过汉字,在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他没有统一汉语的发音。明初平定云南、贵州,曾经在当地人民中强迫推行过中原音,但是中原音在这里终于带上地方特点,成为云贵区域的方言。这些事实都足以说明,没有全民族人民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广泛和经常的联系,依靠行政力量是不能产生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行政力量的适当的推动对于语言的发展是可以有作用的。因为汉字到底还是统一了,而云贵区域的方言也比其他方言,例如广东、福建的方言好懂一些。近代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的共同性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人民中有了统一的民族语言的需要,但是国家是不统一的,除了少数学者的提倡以外,缺乏自觉的、统一的、有效的指导,来促进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形成,所以方言的障碍继续大量存在着。
人民大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我们国家的从古未有的统一,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进行着火热的斗争。这个斗争愈发展,人民便愈益需要有统一的民族语言来为他们服务。适应这个需要而给予人们以指导,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是完全合理的。
当然,放弃习用的语言,采取另一种语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的人已经学会普通话,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但是在默读或思考时用的却仍旧是家乡的土话。有的人讲了几十年普通话,到了老年,忽然倒退回去,醉心于说土话,并且以此为乐。至于讲普通话而不脱乡音乡调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即此也就可见推广普通话的对象主要应当是青少年和儿童。假如现在的青少年和儿童都受说普通话的训练,那么,在今后半个世纪中,统一的民族语言至少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推广普通话或不推广的区别就在这里。
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形成是我们民族的进步。一切的人应当拥护推广普通话。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