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依靠群众改造洼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依靠群众改造洼地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改造洼地 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书记 赵克 天津专区低洼地区改造工作,从1955年开始以来,由于中央、省委的领导和鼓'...

依靠群众改造洼地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改造洼地
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书记 赵克
天津专区低洼地区改造工作,从1955年开始以来,由于中央、省委的领导和鼓励,由于各友邻地区的大力支持和我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到1957年底已基本完成。在这三年中,虽然遇到两个水灾年,但洼地改造工作并未迟缓下来,仍然一个运动接续一个运动,一直向前发展。第一年大面积试改的二百一十万亩得到丰收,产粮四点八亿斤。第二年在全区合作化的基础上,转入了大规模的改造,改造面积一跃达到四百万亩,产粮六点六亿斤。第三年秋前改造的五百万亩又获丰收,产粮八点八亿斤。随着改造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增加,1957年全区已由缺粮区(每年缺粮五到六亿斤)变成余粮区。同时各种水产也有很大发展,三年共生产了苇、蒲等近四亿斤,麻五千四百万斤,鱼、虾、蟹两亿多斤。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1957年入冬以来,经过全面水利高潮,全区十一个县的洼地和平地的水利建设工程,已经构成了全面防涝、防旱、灌溉的完整体系,使我区进入了生产条件基本稳定的新阶段。全区十分之七到十分之八的土地将逐渐发展成高产的稻田。多年来危害人民的水,从此将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服务。在征服洼地的基础上,目前全区人民正在大力挖掘生产潜力,满怀信心地组织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为提前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增产指标在努力工作。
一、洼地改造是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发展
我区在历史上就是个水灾经常而且严重的地方。据文安县的调查,从1868到1951年的八十四年中就有七十二年闹水灾。据十个县的统计,1939年被淹土地占耕地面积75%左右。解放后,全区人民为治理水患作了极大的努力,每年动员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人筑堤防汛,虽然收到一定成效,但仍未能避免水灾。从1949年到1954年的六年中,年年有灾,累计共淹地三千五百万亩,其中五年淹地都在50%以上),减产粮食四十多亿斤,倒房五十多万间,牲畜财产损失也很大,国家为了支持人民生产渡荒,每年发放救济粮款四、五百万元,调入粮食四、五亿斤。在上级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区人民经过生产自救运动,虽然渡过了灾荒,但终因灾害严重,生活越来越困难,思想悲观,生产消极。往复循环的春耕、打堤、防汛、救灾成为工作规律,广大干部感到没有出路,因而工作疲踏、情绪厌倦。这时,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而我们却处于严重灾荒之下。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迅速发展生产,成为当时党的工作中心。究竟应该怎样作呢?我们没有明确方向。于是我们遵照毛主席教导的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1954年灾后,组织了一千九百多名干部,由地、县委的负责干部带领,结合生产救灾,深入各洼地进行了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工作,访问了上万农民。经过这次深入调查,了解了成灾原因,总结了群众的经验,找到了工作方向。
(一)水灾的成因。我区地势低洼,全区一千三百万亩耕地,洼地占70%,这些洼地的高度,按大沽海面计算,一般为四、五公尺,低者二公尺,高者六、七公尺。全区南、北、西三面都是十至二十五公尺的平原,而且越往上越高。加上这里雨量集中(平均年降雨量六百到七百公厘,70%集中在七、八月),在七、八月间,往往两、三日内就降落二、三百公厘,因此每年沥水为害。我区东靠渤海,海河、潮白等河系的四十二条大小河流,都从这里入海,但入海口仅有三个,最大能泄两千多秒公方,而上游来量,一般年有一万多秒公方,大水年达两万多秒公方,入超七、八倍。因此汛期经常有六、七十亿立方公尺的水囤在我区。这些河流又都是“地上河”,与铁路、公路连接起来,把全区的九百三十万亩洼地分割成九十二个大小洼淀。因此,一方面汛期常常决口泛滥,另一方面阻挡了排水去路。每当夏季遇到较大洪水和暴雨,堤防溃决,沥水迳流所到之处,变成泽国。被淹的土地,很多因无排水出路而常年积水,或因排水晚而影响第二年春种。这是客观条件不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是领导有缺点。首先在治水的作法上,防、用没有结合,注意了防和泄,忽视了蓄和用,因此治水工作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在农作物的种植上一般化,没有按照自然特点指导群众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这就是我区经常遭灾的两个根本原因。
(二)在调查研究水灾的同时,总结了多年来群众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验,归纳起来是:兴修小型工程,防害兴利;种植耐水和早熟的作物,适应自然变化规律,求得涝而不灾;利用泛滥的洪水和其它水源,种植稻田,发展苇蒲等水产;在盐碱地内,逐年挖沟、修台田、改良土壤,这些作法结合得越好,作用越大,反之则较差。
这次调查研究对我们启示很大,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认识了洪水、沥水虽然有害的一面,但也有利的一面。只要掌握了自然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限制、利用、改造的办法,就可以变水害为水利。同时也使我们认识了治理洼地水患,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单从水利的、种植的和改良土壤的无论那一个方面去治理,灾害只能减轻,不能根除。必须根据条件把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革种植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生产改革,才能达到彻底治理,根除水患、发展生产的目的。
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在开展改造洼地工作当中,我们始终明确贯彻了必须依靠群众的思想,批判了依赖国家、不相信群众的观点;使广大干部明确认识了改造洼地,这是向大自然的一场严重斗争,不依靠广大群众集体的力量和自觉的行动是根本不行的。事实也证明只要把广大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力量是巨大的,智慧是无穷的,完全有能力战胜自然。
洼地改造工作进行中,又遇到两个灾年。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群众拿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改造洼地,是否可能呢?事实证明,困难的确很多。连年遭灾,群众不仅在经济上十分贫困,而且在思想上对于战胜灾荒缺乏信心,对于改造洼地一时还不敢确信,犹豫不决,这是困难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对于治理水患有非常迫切的要求。群众这种迫切要求的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克服困难。三年来,群众每年都以千军万马之势,进行洼改。1955年和1956年,投入洼改的劳力都在十五万人以上,1957年秋冬则达到六十万人。各地在施工中,一般风雪不停。有些群众为提前完工,昼夜突击。由于群众情绪高,劲头足,工效都很高,质量也很好。很多民工在挖渠时,每人每日平均挖土十六方,有的三十三方,等于国家规定工效的十几倍。1957年入冬以后,文安修周边埝和建闸的群众,许多人在冰水里坚持施工。因为劳动强,吃的多,粮食不足,群众吃粗,同样干的很欢。1956年春天,青县郭六屯群众带着糠菜团去挖渠,他们说“现在吃代食品,明年吃大米饭。”实际上他们开辟的四千亩稻田当年秋天就丰收了。这说明广大群众只要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美好的希望,并且确信一定能够达到,他们就能够忍受艰苦,排除一切困难,奋发前进。三年中,由于广大群众有这样一股干劲,全区共完成一亿三千五百九十万方土,六千座闸涵,两万多个斗门,这些工程中只有四百万土方和二百零五座闸涵由国家补助了50%,仅有三项工程完全是由国家办的。在举办这些工程中,群众投出大量砖、石、木料。据不完全统计,共投砖六百五十多万块,石头七千六百多块,檩木一万三千根,柴草二百一十多万斤。同时,群众还从副业生产和农业扣留的资金中抽出一千七百多万元,用来购买工具和建筑物料,支持兴建工程。这充分说明,在严重灾荒之下,也能依靠群众,举办大量的小型水利工程。
在整个洼改运动中,几百万群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丰富智慧和力量,不仅付出大量的劳力,而且自己进行工程的测量设计。三年当中,开挖的渠道,有90%以上是群众自己测量、设计的,并且自己创造出十几种测平、找直的仪器,既省钱好学,而且效率很高。群众用这些土办法,不仅挖好了大量的小型渠道,而且完成了几十万亩、甚至百余万亩的整个灌渠。在建筑物工程中,群众也有很多创造。从简单适用,省钱、省料的草闸、木闸、草袋流水坝、过堤管等二十多种小建筑物,直到设计建成几十个流量的闸涵;并且在一百五十六公尺宽的蓟运河中,打成拦挡几百个流量的挡河草坝。经验证明,依靠群众办工程,就能作到多、快、好、省。以文安县同时兴建的两座闸为例。一个是群众自办,自己设计的五十多个流量的闸,群众自筹款五万元,石料五百多方,砖六十五万块,国家仅补助二万多元,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现已建成。一个是国家举办,公家设计的二十个流量的闸,约须投资二十六万元,历时半年,现仍未建成。对于完成工程以后须要的灌溉用水,由于抽水机械供应不及时,群众为了很快浇地,自己创造出几十种提水工具,浇了地,节省了投资。对于兴建工程等必须的生产投资,也主要是由自己筹措,不依赖国家。例如文安滩里乡太阳社,连年受灾,1957年改种面积四千多亩,需作土方一万一千多公方,须要生产投资三万六千多元,无法解决。但他们在洼改同时开展了渔业、运输、织席等多种生产,全年收入四十五万多元,及时支持了洼改和生活的需要,改种稻田亩产达到四百九十斤,秋后全社又完成四万五千多方土的渠道工程,和十一座闸涵。全区群众就是这样一手搞工程一手搞副业的。每年副业旺季,全区从事副业活动的约五、六十万人,三年当中,共获利一亿四千万元,既支持了洼改生产,又解决了生活的困难。
依靠群众进行洼地改造,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加强党对洼改工作的领导,中心是加强思想工作,经常向干部和群众中的落后保守思想作斗争。开展洼改工作的第一年,很多群众认为命由天定,水灾治不了。不少干部也有靠天吃饭的思想,不积极进行洼改工作。这些思想问题解决了,工作就开展一步。但在新的基础上,又遇到新的保守思想。有人认为去年小改可以,今年大改不行,或是你那里有条件,我这里没有条件等等。在洼改有了较大发展以后,不少地方又满足了,认为工程大部完成,粮食增产了不少,不愿意再艰苦努力,改进工程,提高产量了。这些情况,说明人们头脑里的保守思想是经常存在的,而真正的冒进思想则是局部的暂时的。
保守思想为什么比较经常地、普遍地存在呢?这是因为改造洼地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把原来适于分散生产的条件,改造成为适于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条件。有几千年个体生产习惯的农民,虽然已经组织起来开始了集体生产,但他们的小农思想仍然很浓厚,因此不能适应这个大变化。特别是他们对于自然情况和规律没有全面认识,因此也就缺乏战胜自然的信心。这就是保守思想的主要根源。这种思想的斗争,也就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大生产方式的斗争。因此在洼改工作中,也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尖锐的思想斗争。
解决洼改当中的思想问题,是艰巨细致的工作,决不能简单急躁,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必须采取说服教育和耐心等待的作法。我们在整个洼改过程中,没有采取由上而下逐级规定任务的作法,始终是在作好思想工作、克服保守思想的基础上,开展洼改工作。我们进行思想工作的方法,主要是:提倡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本地有利和不利条件,正确认识自然情况,抓住先进典型,教育影响落后,组织参观、展览、开会讨论,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交流经验。专、县每年除选派干部或积极分子到先进地区(本区或外地)参观学习以外,并把本地区洼改成绩和经验,集中起来,举办一两次大型展览会
(每次总有十几万人参观)。特别是每年秋后,各地都开展一次群众性的大讨论,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专、县每年还要召开二、三次基层干部大会,系统地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这样,每年广泛地集中起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再拿来教育干部和广大群众,往复循环,推进洼改工作。因此,广大群众越来越深刻地懂得了改造洼地战胜自然的道理,看清了自己的力量,打消了保守思想,越干劲头越大。虽然1957年春季也刮起了一阵所谓“反冒进”的小台风,但被群众的干劲压倒了。在洼改运动中,广大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也不断改进提高,对工作的掌握,一年比一年具体深入,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由于深入工作,积极钻研技术,逐渐由外行变成内行。特别是在现在水利高潮中,各地干部都作到了“一手拿笔一手拿铣”,一千多名干部自买铁铣。这些人同群众一起修渠建闸,他们的口号是“战争时代拿枪战胜敌人,现在拿铣征服洼地”。这样带动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鼓励着群众的干劲,形成战胜自然的强大的队伍;并且越战越强,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三、关于治水的方针问题
治水是改造洼地的根本问题。三年来,我们是根据洼地的自然特点,遵循以下几条方针进行工作的。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洼地不是孤立的,它上与平地、高地相连,下与河流相接。洼地的水灾,也不光来自河流,更重要的是高地、平地的沥水流入洼地而形成的。所以不论从地理情况上和灾情的原因上,洼地同平地、高地、河流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想治理好洼地,决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须把高地、平地、河流的治理措施,进行统一规划,同时治理,使其相互配合。否则,高地、平地不治理,任沥水随便流入洼内,不仅洼地被淹,对高地、平地同样不利,河流不治理,任洪水泛滥,高地、洼地虽然治理了,仍不能达到保收增产的目的。实践证明,这样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即对高地实行限制束水,洼地均衡水势、利用改造,河流堤防进行加固,因而就收到了相互推动,变害为利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保收增产的完整体系。
(一)平地和高地的治理。在平地本着以蓄为主,蓄中有泄,泄而不灾的方针,普遍修作了拦水下泄的土埂畦田、沟洫畦田。较高的沙荒地还营造了各种林木。三年中,共修土埂畦田、沟洫畦田四百万亩。在沙荒地、沟洫两旁种树十六万多亩。根据土埂畦田修作后的情况,增种了抗涝耐水作物(主要是在土埂迎水面附近)。这样作既防止了高地水土流失,增加了地力,改良了土壤,也免除了洼地水害,稳定了洼地的生产条件。安次县四、五区共有三十七万亩土地,其中有洼地十三万多亩,每年降雨六十到七十公厘,洼地被淹,高地也因肥土流失产量很低。1956年普遍作了土埂畦田,7月底降雨127.5公厘都就地渗透入土,没发生径流,十三万多亩洼地没受涝。高地、平地因为保住了水分,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一个多月无雨,也没有发生旱象。因此这两个区的洼地和高地都丰收了,产量比过去增加了68.5%。为避免较大雨水到来时冲毁土埂,平地漫流,造成涝灾,将超量的雨水及时地有计划地泄入准备蓄水的地方。根据过去雨水的流向,同时开挖了泄水道。三年来用了三百三十七万个工日,开挖了十五条较大的泄水道,减轻了上下游的灾害。1956年外地和任丘、大城等地暴雨径流三亿多方沥水,多数顺着渠道流入文安洼内,做到了在大雨时基本没成灾,而所蓄沥水得以用于1957年种稻。
(二)河流的治理。多数洼地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洼之间仅有一堤之隔。高地、洼地治理后,虽然避免了沥水汇流堤根,减轻了对河流堤防的压力,但是对河流堤防仍不能忽视。因此,在改造洼地的同时,每年都动员六、七万劳动力(不算防汛用工)加固堤防,疏浚河道。三年来,共作土方二千八百多万方,加固了南运、子牙、大清、蓟运、潮白等二十多条主要河流的堤防,增强了抗洪能力。同时,对于危害严重的九条小河道也进行了疏通,使汛期河水顺畅下泄,收到了上下保收之效。
(三)各种洼地的治理。为了把可能改造的洼地都改造成保收增产的良田,根据不同洼地的地形、水情等特点,采取了以下办法:(1)盆形洼地。特点是:四面环河,夏季沥水无法排泄,汛期透堤水很多,有的地方常年积水,洼内的水深浅悬殊,盆底过深,盆沿很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含有盐碱。这类洼的改造办法是:根据地形的高低筑埝,均衡水势,通过闸涵工程,排除积水,引用河水,一面引淡换咸,改良土壤,一面蓄水灌溉。在种植上,根据水的深浅,实行阶梯种植。深水区种蒲、苇,浅水区种淀稻,洼边种水浇稻,临时过水区种旱稻,较高的地方种大田作物。(2)背靠河流,面临平地的洼淀。特点是:每年被平地下泄的沥水所淹,洼内高洼不平,水旱不定。改造办法是:根据平地作土埂畦田后,还可能泄入的水量,留出最洼的地方,圈埝蓄水,防止漫溢扩大。准备蓄水的围埝内种水产作物,洼外种耐水作物,与平地接连部分种大田作物。这样既能蓄存高地泄入的沥水,还能减少洼内水灾。(3)滞洪区。这是各主要河流汛期停蓄洪水的地方,汛期积水很多,汛后随着洪水的回落,逐渐减少。由于多年洪水淤淀,土质肥沃。为充分利用这些地方,广找排水出路,尽量在秋冬将水引到最洼的地方,保存起来。腾出的土地,春季抢种早熟作物,建筑围埝,保证一季农作物的丰收。(4)缓洪区。它多与滞洪区相连,一般洪水年存雨水,较大洪水年蓄洪水。由于排水不畅,大部土地沼泽化,群众已多年不种。改造办法是:建筑围埝,适当缩小积水面积。汛期分蓄洪水,汛后保持一定水量,灌溉周围土地。(5)夹道形的洼地。即:河堤、公路、铁路之间的洼地,排水不便,较低的一端常常形成涝灾。改造办法是:按地形等高线,修大型的沟洫畦田。把水节节控制起来,使其就地渗透。土埂附近的迎水面种旱涝均收的陆种,较高地方种大田作物,土埂上种树。(6)靠近河流,有灌水排水条件的洼地。改造的办法是:修建系统的灌水、排水工程,发展稻田。(7)易涝过水的洼地。麦收前比较稳定,麦收后雨水稍大便积涝成灾。改造的办法是:除修土埂畦田外,主要是推广早熟作物,和早熟作物与耐水作物的间作、接种,以适应这个地区的自然情况,争取一年两收。这样作,一般都比过去增产40%左右。
改造洼地的形式,也在逐步发展变化着。现在很多洼地已在初改的基础上,改进了工程,提高了利用能力,发展成能灌溉的稻田区。
全面开发,综合利用
兴修工程、改造洼地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防灾、发展生产。为了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多、快、好、省,就必须把各项工程和各种条件综合地加以利用,使其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力。
(一)全面防灾,全面用水。我区的河流、洼淀很多,但河与河、洼与洼以及河洼之间都有堤防围埝相隔,形成条条块块,各自孤立。因此,各河汛期洪水涨发虽有先后大小,但因不能互相调剂,只能由一河一洼单独招架,往往决口成灾;平时用水,又因各河洼水量此多彼少或此有彼无,不能充分利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各河、洼在汛期泄洪和平时用水都能相互配合,除害兴利,我们以河系为中心,通过闸涵、渠道,把相邻的河洼全面连接起来。现在全区已经形成以西河与白洋淀、南运河与子牙河、永定河与北运河、潮白河与蓟运河等四大河洼相连的水系。这四大水系通过闸涵枢纽工程,全面相接,所有地面工程也与这些工程相连,形成了全区规模的防灾用水体系。这样可以根据各河来水时间的早晚和水量的大小,互相调剂。一条河水大,数条河泄。一个洼蓄不下,几个洼蓄。从而减轻了洪水对河流洼淀的压力,避免了泛滥成灾。在用水时,河洼也能互相调剂水量,以多补少,避免了这里水有余,那里水不足的现象。1957年马厂减河水少,静海县团泊洼的稻田不能全面灌溉,该河因与独流减河相连,利用独流减河的水灌溉了三万多亩,解决了水不够用的困难。文安洼1956年水少,不能多种稻,由于和白洋淀相连,就从白洋淀引水种植了十七万亩淀稻。北运河过去超过三百个秒公方就决口,自1955年与大黄铺洼连接后,这几年该河的水虽然大于过去二百多个秒公方,始终没决口。
在用水方法上,推行了分期用、全年用的办法。过去习惯是集中在5月用水,而这时河水最少,其他时间却有比5月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水。为了使这些水为生产服务,秋、冬两季除将河水蓄存于洼地之内,还大力推行了冬灌,把水存在土壤内。春季一般土地实行春灌,种稻的洼碱地提前拉荒洗碱。麦季利用麦黄水种晚稻。这样,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改工程的单用为多用。工程是改造洼地的主要工具,能否多方面发挥作用,对于发展生产的关系极大。过去使用和修建工程的缺点,在于一项工程只能发挥一种作用。如几十条泄洪河,一年中只使用两三个月,闸涵扬水站等,也只能利用一时。同时,泄水的不管灌溉,灌溉的不管防灾。实际上,各项工程全年利用并发挥多样的作用,不仅完全可能,而且也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因此,对旧工程的利用和新修的地面工程及建筑物,都是从防涝、防旱、用水三方面安排的。泄洪河现在变成了冬季蓄水、春季灌溉、夏季泄洪的三用河。闸涵不仅汛期排水(超量部分),而且秋季补水,春季灌溉。所修的三十三座扬水站,大部分都能灌、能排,水大还能自流灌溉,有的冬季还利用机器开展副业。所修的渠道,不仅春季能灌溉,夏季均衡水势、排除一定沥水,冬季蓄水,而且还利用渠埝种树、种豆,渠沟种苇、蒲和淀稻。常年存水的坑塘、洼地,除了蓄水灌溉周围土地以外,还利用它来发展蒲、苇、藕等水产植物和鱼、蟹、虾、鳖等养殖业。群众利用坑塘养的鱼,一条一年长十三斤。文安滩里社三十一亩的坑,一年养鱼就收入一万八千元,每亩合五百八十元。
以蓄为主,蓄泄兼顾
每年夏季集中到我区的洪水、雨水有一百七、八十亿公方,多时达三百亿公方,这是可贵的资源。但这些水过去在汛期和汛后大部分流走了,春天发生旱象,则无水可用。在改造洼地中,对这些水究竟如何办,初期有过争论:一是以泄为主;一是根据中央的方针,以蓄为主,蓄泄兼顾。前者因为怕大量蓄水影响防洪,减少耕地面积,碱化周围土地等等,因而主张大挖排水河,加高堤防,把水迅速排走。过去几年的经验证明,这样作,既不能兴利,又不能从根本上除害。因此,我们采取了后一种办法,有计划地进行蓄水,让水为生产服务。三年来,通过工程,在常年积水的洼地中固定了一百七十多万亩地作为蓄水区,并且利用河道、沟渠、坑塘等蓄水,仅1956年冬和1957年春利用这些地方就蓄水二十多亿公方。几年蓄水的实践,证明了中央所规定的“以蓄为主,蓄泄兼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一)调节了汛期洪水,减轻了水患。蓄水的地方,除去小型的坑塘以外,只文安、贾口、里自沽等七个洼淀的蓄水能力,即达三十亿公方,占一般洪水年总水量的近三分之一。汛期洪水导入这些洼内,就大大减轻了对堤防的压力,免除了决口。如宝坻县潮白河往年汛期有六、七百流量的水就决口泛滥,淹没周围几十万亩土地,里自沽洼当成水库后,1956年潮白河的洪水达一千八百个流量,由于该洼分蓄了三点五亿方,没有决口,蓄下来的水,因为用于开发稻田和浇地,一般汛前即可用完,为再蓄洪和排洪作好了准备。1956年独流减河蓄水七千万方,既灌溉了周围五万亩稻子,也没影响汛期泄洪。
(二)大量蓄水之后,就解决了春季枯水期灌溉用水困难。使用这些水的方法是:在水位高于地面的地方,建闸和开沽自流灌溉;能够自流,但没力量建闸,开沽又有危险的地方,修建简陋虹吸管灌溉;水位低于地面的地方,建小型的扬水站提水灌溉;在蓄水洼的边缘上则借助风力灌溉。因为有了水,并采取了多种用水方法,就保证了改种作物,特别是水稻的丰收。1957年是我区改种稻田最多的一年,但是,各河汛期没有来水,降雨也少于往年,由于蓄存了水,保证了一百万亩水稻的灌溉用水。
(三)扩大了耕地面积,改良土壤,增加了地力。为了缓洪的需要,过去蓄水的大洼因为没有工程控制,年年大片土地被淹,作了工程以后,不仅蓄水能力提高了,而且占地面积也减少了。据静海、宝坻等县七个蓄水洼的统计,腾出土地六十多万亩。这些地方过去常期水旱不定,周围土地碱化。现在利用洼内的蓄水灌溉周围土地,含盐量大大降低,产量比过去提高五、六倍。存水的土地,由于水中泥沙淤淀,大量水生植物的腐烂,土质也更加肥沃了。
(四)增加了收入。这些地方固定成水区,生产条件稳定了,可以根据水的深浅,有计划地发展生产。深水区能养鱼、育苇、栽蒲、种藕;浅水区种淀稻。三年来,蒲、苇、藕发展到三十八万亩,1957年产苇一点九亿斤,每年捕鱼、虾、蟹等约五千万斤。1957年不算蓄水洼内种植的淀稻和周围土地的收益,每亩还平均收入一一点一元,比蓄水前增加了一倍多。利用洼地蓄水,周围作些围埝土方工程就行,不需要国家花多少钱。同时,这样作也是群众的迫切要求,依靠群众力量就能办。如1957年作了能蓄九点六五亿方水的九项工程,国家仅补助四项十八万元。其他都是群众办的。
依靠群众,小型为主
几年来,所作的改造洼地的工程,小型的占96%左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小型工程的作用是巨大的,并且有以下好处:第一,技术简单,容易作,群众自己就能搞,并且能当年兴工,当年生产,当年收效。第二,投资小,合作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解决,国家可以不投资或少投资。几年来所改造的洼地,截至现在,每亩国家直接投资仅二角八分。第三,小型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完成,都是群众自己搞,群众把它当成为后代儿孙造福的事业。因此,不仅修的又快又好,而且对于养护特别关心。这些小型工程,经过1956年特大洪水的考验,除文安、任丘两县被决口泛滥的洪水淹没外,其他98%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就是被水淹没的工程,除损失些草袋、柴草以外,渠道、闸涵仍能使用。
小型工程不仅能够抗拒一般的水灾,而且连在一起,能辅助大工程,抗拒较大的水灾。1954年汛期大清河的中亭堤,面临洪水,背后沥水,两水夹堤,结果,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进行抢护,还决口数处,淹毁了三个县的二百多万亩土地。1956年修了很多小工程,沥水没径流,堤的背后没积水,增强了堤防的抗洪能力,尽管这年大清河的水比1954年大得多,但没决口,二百万亩土地没被淹。
小型工程也是逐步发展的。广大群众经过几年的锻炼,增长了才干,逐步地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小型发展到中型,闸涵工程也可以自己搞了。1957年全区修了过二、三十个流量以上的闸涵十五座。除两座是公家负责设计的以外,其他都是群众中的土专家、瓦木匠设计修建的。同时群众开挖的渠道,也由几千亩的灌区发展到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的大灌区。
四、关于大规模地种植水稻的问题
在改造洼地中,种稻和兴修水利一样,也是经过一年试验,两年来大面积推广的。1957年发展到一百万亩
(不包括六十万亩陆稻),这些稻子大部种在一向没有种过稻子的地区。大面积种稻的两年,也是水、旱灾害严重的两年,1956年是百年来最大的洪水年,1957年是解放后最旱的一年(汛期各河没来水,雨量比一般年少40%),但经过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两年都丰收了。
大面积种稻,从总的条件说是好的:这里的无霜期一百八十天到二百天,稻子生长期长的一百六十天,短的九十天,能够使稻子安全生长;稻子要求5月下旬至
9月下旬的平均温度为摄氏二十度以上,这里是二十四度以上,我区的年降雨量为六、七百公厘,70%在7、
8、9月份降落,正值水稻生长旺季,有利水稻生长。从全年情况看,水是很丰富的,基本能满足水稻灌溉之用。但是,这些条件并不完全协调和适应种植需要,如水按全年来说很多,但是大部分集中在汛期,插秧时则河水很少。因此,要大面积地发展稻田,就必须向自然进行斗争,采取利用、适应、改造的办法,使客观条件适应稻作的需要,同时也使稻子适应客观条件。实践证明,只要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起来,稻子就能够大量发展。过去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尽管大自然条件是好的,但稻田始终没有大规模地搞起来。
对种稻技术高的看法也是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没有较高的技术就不能种稻,开始我们受这种认识束缚很严重,但从实践中解决了。稻子种植技术确实要求很高,这是一方面。但同时也具有适应性很强的一方面。因此,既要看到技术要求高的一面,也要看到适应性强的一面,大胆进行种植。从种植的实践中学习技术,这样就比较容易提高技术水平。而单纯强调先学习技术,必然要影响大规模种稻。当然,稻田发展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更好地提高产量,创造性地发展稻作种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领导这种新的生产,首先要求干部学会技术。不仅直接生产的基层干部要懂,县、区党委书记同样都要学会整套的稻田种植管理技术。这样推动组织发动群众学技术,一般可以随学随用。武清筐儿港、青县东洼都是当年学,当年种,边学边种。经过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只一、二年的时间,就赶上或接近了老稻田区的技术水平,并且不断出现新的创造。
在大洼地区发展稻田,劳动力够不够也是个问题。过去认为种稻比较熟悉的一个男壮劳力只能种十二、三亩,技术生疏的种的更少。低洼地区,地多劳力少,顾虑劳力不足。实际上,有些村庄1957年每个男壮劳力除种四、五亩旱田外,还种植水稻二十亩上下。为什么这样呢?关键在于种植期间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增加劳动时间,充分发挥妇女和半劳力的作用,劳动力问题同样可以解决。每户种稻三十亩至五十亩是能够种好的。
种稻在这个地区不仅适宜,而且产量高、质量好。1957年稻田仅占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7.1%,而稻谷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29.6%,在各种粮食作物中,产量居第一位。事实证明,迅速发展稻田,是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捷径。静海县团泊洼1957年种稻九点五万亩,平均亩产五百斤,其中有两万亩八百斤,四千亩一千斤,不仅实现了纲要中规定黄河以北地区的产量,而且有的跨过了黄河,越过了长江。
生产条件改变了,过去以保收为主的方法,已不适应发展生产的要求。现在广大群众迫切地要求多种产量高、经济价值大的稻类作物,大规模开发稻田已成为群众性的生产方向。因此,我们计划全区水稻在1957年的基础上到1960年或者到1962年发展到八百万亩左右,把全区基本上变成一个稻田区。
五、关于大生产的领导问题
随着水利建设的跃进,全区洼改基本完成,农村生产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一村一社为一个生产单位,独立进行生产,现在几个社、几十个社、甚至一两个县、几万到几十万,多的有百余万亩土地,连在一起,维系在一条水利系统上,从旧有的生产状况,被新的地区性生产所代替。在耕作上,大面积的旱田已经或将要变成水田。因此,在生产技术装备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技术逐步实行改革。例如需要大批的提水机械、耕作机械,需要水田管理技术;生产投资需要量也相应的大大增加。同时有了水利条件,发展多种经济门路也宽广了。我们及时估计到这些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问题,在工作上尽量适应这种新的生产形势的需要。
大规模的生产要求有计划,要求逐步改变手工业式的领导方法。为此要按照灌区,具体领导,各地区各农业社制定周密的全面的生产计划,从生产时间,耕作顺序上统一安排,使一个灌区之内各农业社之间,每个时期的生产活动都相互协调起来。因此首先要按照渠系安排作物种植和用水问题。推行区域化种植,使大面积水田连成一片,改变水、旱田插花种植的情况;同时对各农业社交错、插花和被渠道分割的小块土地,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其次,要根据种植用水情况对机械动力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使用地点和使用管理办法;对劳动力也要按照各生产季节的需要全面计划,科学地支配。再是按照灌溉渠系作好灌溉管理工作。为此就须要健全管理组织,由各级党政负责干部吸收各有关农业社代表组成灌区代表会和管理委员会,详细讨论协商各社用水时间、用水数量和用水方式等问题,而后作出决定,严格执行。
大生产本身没有各方面的配合是不可能进行的,因此组织农业社之间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作,尤其是农业社之间的协作,对于促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中,渠道需要统一规划,闸、涵需要共同修建,各个社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进行。文安县修建的店子闸可以灌溉半个县,只几个社搞根本不行。因此几十个社联合起来,出工、出钱、出物料,统一的搞,这样技术人材有了,物料凑足了,工程完成的很快。水利运动发展了,需要许多新农具和大量提水工具、动力机器。有了机器,又需要使用、修理的技术人才。这些任务需要工业、手工业部门努力解决。水利运动的发展,对商业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器材,增加了机器就需要很多燃料和零件,这些都必须保证供应。农业社多种经济发展了,也必须作好供销工作,银行、信贷社的业务也需要相应的加强。(附图片)
上图:河北静海县赵连庄乡永远农业社在改造后的洼地上获得了水稻大丰收。 王佑生摄
下图:静海县大南河乡农民在独流减河左岸修建水闸,准备蓄水种稻。 王佑生摄
天津专区洼地改造示意图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