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译风也要改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译风也要改 第8版() 专栏: 译风也要改 傅达 作家们响应党的号召也要大跃进,要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作品要赢得群众的喜爱,就不'...

译风也要改

第8版()
专栏:

译风也要改
傅达
作家们响应党的号召也要大跃进,要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作品要赢得群众的喜爱,就不能不改进一下语言。这样,文风问题就显得突出了。老舍同志在这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喊出了打倒洋八股的口号。接着“文艺报”开了解放文风的座谈会,作家们发言一致赞成要革掉八股腔。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到翻译家们的声音,不知道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些什么感想。翻译工作者在这件事上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一则,各种翻译文字接触着大量读者,别扭的、不通的译文不利于文化的传布;二则,有这样的反映:文艺创作、论文和非文艺性质的文章中的一部分文字上的毛病,追究起原因来,和翻译有关系,是受了坏的译文的影响。青年们读了似通非通、别别扭扭、拖拖沓沓的译文,就学起样来,以为只有这样写,才显得学问高深。
我们的译文是有好的,不少是经过推敲修饰的。有些甚至本身也是文学。但是不能否认,有一些译文是不好的。异常费解的句字,不必要的洋腔洋调,没有理由的文白羼杂,以至生造、硬译,早已为读者所不满了。
例如最近看到有这样的译文:修正主义者“把革命的本质由马克思主义里驱将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说修正主义者阉割了或者抽掉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可是,译者却硬要创造“由”什么“驱将出来”这样古怪的语言。至于把“还没有”写成“尚没有”,更不能说是少见的现象。
在另一篇译文中,甚至把通常用的“看做”或“看作”写成“视作”。译文是这样的:“读者是把他们(指某些作家)视作文学主流的一部分,视作供人模仿的榜样的”。为什么硬要把白话的“看”写成文言的“视”呢?而且“视作”在文言文里也是找不到的。这究竟是文言还是白话,是哪一国的语言呢?
又如这样的例子:“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进攻毫无疑问会更厉害一些,而无产阶级的反抗力量也不会像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存在那样。”
这里且不谈“世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这样名词是不是可以译得更好些,我们要研究一下“有……存在”这个用法。难道因为我们读了几年书,就再也不能说“我有一双手”这样的话,而非要说“我有一双手存在”了吗?
作为读者之一,我想模仿一下,用这样的话来向有些译翻工作者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有这样的别扭字句存在于你的译文中,我建议你把它们由译文里面驱将出来,而不视作你的译文的主流,视作供人模仿的榜样。”
文风要改,译风是文风的一部分,也要改!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