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有了“千里眼”——广东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侧记
第6版(国民经济)专栏:2003中国质检口岸行
监管有了“千里眼”
——广东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侧记
本报记者 原国锋
“我们的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有只‘千里眼’在盯着。”12月13日下午,在TCL王牌公司的一条流水线旁,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这只‘千里眼’使我们企业实现了‘货等单’到‘单等货’的转变,业务量虽然增加了,但报检员却由原来的3人减至1人,节省了费用,减轻了负担。”
“千里眼”是指检验检疫部门安装在生产车间里的远程电子视频监控摄像头。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刘仁陆介绍说:“通过远程电子监控系统,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通过电脑网络监管企业的生产情况,监管的触角延伸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广东是供港澳鲜活商品的主要基地,目前,共有138个供港活禽注册饲养场,每天经广东局检验检疫的供港活禽约10万只。过去,每一车供港活禽必须经过抽样、检验、出证、现场监装、放行等多个环节,企业至少需要等待7天,检验检疫部门至少投入7人次;现在,1小时内完成所有检验检疫手续。检验检疫人员不再深夜赶赴现场监装,在家里就可完成监装任务。
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中山市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看到,这套系统让检验检疫机构与企业间的业务数据传递实现电子化,以注册饲养场的栏舍为基本单元,从鸡苗引进开始,检验检疫部门对整个饲养过程的转栏、用药、免疫、检疫和出口都有“千里眼”监管,检验检疫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清楚地看到各饲养场畜禽采食、饲养员消毒、畜禽装车出场的一举一动。
目前,在供港澳活禽检验检疫监管系统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广东局正着力研发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电子化系统,这一系统可覆盖供港澳活禽、活猪、蔬菜、出口食用水生动物、盆景、水果等六大类农产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