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面孔不妨创新格调不能媚俗 中国报纸副刊论坛在沪举行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面孔不妨创新 格调不能媚俗 中国报纸副刊论坛在沪举行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面孔不妨创新 格调不能媚俗   中国报纸副刊论坛在沪举行   本'...

面孔不妨创新 格调不能媚俗 中国报纸副刊论坛在沪举行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面孔不妨创新 格调不能媚俗
  中国报纸副刊论坛在沪举行
  本报讯 为寻求在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的情况下,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中国副刊研究会举办的“副刊的创新与发展———2003年中国报纸副刊论坛”,于11月底在上海解放日报大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约30家报纸副刊的代表参加研讨,中国记协、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上海记协、解放日报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认为,在当前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副刊界发扬中国报人重视副刊的优良传统,着力加强报纸副刊建设,在传播先进文化,增进报纸文化品位,团结与培养文学队伍,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以及报纸扩张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传统副刊萎缩,新型副刊泛化、边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个别报纸副刊甚至降格以求,粗制滥造、低劣媚俗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发展中谋生存,已是摆在每一个副刊人面前难以回避的课题。
  如何才能克服困难、摆脱窘境、开拓新路,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大家提出,办好新的历史时期的报纸副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确立副刊的功能定位,努力改变传统副刊四平八稳的老面孔,求新、求变、求美,以丰富多彩的大副刊的崭新面貌适应时代前进步伐和读者需求;要加强策划,捕捉热点,在新闻写作广泛注重文学性的时候,文艺副刊应反过来强调副刊作品的新闻性,努力为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节庆活动烘托喜庆气氛,努力抓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老百姓解疑释惑;要强化副刊的信息容量和思想蕴含,观点第一,文采第二,不仅有风花雪月的消遣,更要有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要在保持传统的文化品格的同时,增强副刊的娱悦功能,在好看、参与、实用上下功夫;要注重名家效应,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重质不重量、求实不求名;要力戒浮躁,减少泡沫,多出精品力作,不断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积累,益智、冶情、养神、育美,努力营造一个作者、读者和编者共享的精神家园,在喧嚣快捷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给广大读者留下一块优雅的审美绿地。
  最后,大家表示,副刊作为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理应成为报纸联系众多文化名人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的重要渠道,成为现代人从容了解文化信息、品味优美作品的一扇窗口,成为衡量所在报纸文化品位高下的一块试金石。我们要在清醒看到眼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报业竞争也为副刊发展带来的崭新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牢固树立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更加鲜明活泼的文风,更加多姿多彩的版式,更加清新高雅的格调,让副刊留住老读者,吸引新读者,争取潜在读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副刊变成香车美女的代言人,变成追腥逐臭的狗仔队,变成恶俗时尚的唱诗班。要出人才、出作品、走正路,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报纸副刊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不断开拓报纸副刊繁荣的新路。
  (郭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