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民族和时代的精神砥石——关于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思考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专栏:文论天地
构筑民族和时代的精神砥石
——关于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思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才能更充分更有力地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呢?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必须在大众文化的扰攘喧闹中,坚持不懈地给予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合理的社会定位,确保其主体地位不动摇,驱动其不断实现新发展,促进其内蕴精神大发扬。
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社会定位问题,在文化建设的现实实践之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所谓的消费文化、身体写作、隐私、作秀、扮酷等,正在对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戕害和围剿,使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失去了相当的地盘和受众。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因为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的陷落往往是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销铄成正比的。
诚然,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是应赋有一定的娱乐功能的,但它同时也忌讳徒然娱乐、消极娱乐和庸俗娱乐。文化赋有的娱乐功能不但应当尽可能地提升到欣悦和审美的层次,还应具有思想意义和激励作用。
经典文化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主流文化是深入社会大潮和感应时代主潮所创造出来的最能函寓生活本质、反映时代风貌、表现人情事理的经世之作,它们都具有铸冶和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巨大而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大众文化所基本上不具备的。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大众文化与市场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而且也基本上是遵从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规律而生存和发展的。对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毋庸置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大众文化都只能是对主流文化和经典文化的调节与补充,它既不可能占据时代文化的主导地位,更不可能销铄和取代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因为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承担,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对时代精神的构建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与道德的提升,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大众文化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只有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才能从容应对,勇敢担当,并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灿烂的思想光芒烛照永恒,印证时代,激扬斗志。
如果说大众文化是文化的快餐,那么,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就是文化的大筵。快餐只起暂时充饥的作用,而大筵则能给人以全方位的滋养与深层次的营建,两者的效用是大不相同的。其实,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是客观的,各种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完全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任何健康的向上的社会,都不能没有同样健康的向上的精神作支撑。这就是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天然地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原因和理由,这也就是荷马、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等永远不老和《伊利亚特》、《哈姆雷特》、《浮士德》、《复活》、《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红楼梦》、《阿Q正传》等永远有价值的原因和理由。人与文化是相依相融的。而人类社会则只有在文化的陶冶与支撑中,才能走向文明和实现发展。显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由知识、经验、典章、教化、诗情、哲理、道德、操守、智慧、技能、创造性与开发力等构成的人的精神素质与人类社会的文明环境的。
只有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才含蕴这些内容,也才能担当此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英国人把莎士比亚看得比女皇还重要,世世代代从莎士比亚的文化成果与文化精神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哲理与诗情,并渐渐形成一种只属于英国的民族精神、民族语境和民族的审美意识与思维方式。法国人景仰与崇拜雨果,并由此而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雨果的作品就是法国人心目中的圣经,他们不仅阅读它、传诵它,而且对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思想和精神和诗韵,都耳熟能详。雨果融汇于作品中的民族责任心和社会承担精神、人道主义和永远不屈的抗争精神、对是非的鲜明态度和彻底的奉献精神,都已深深地内化在法兰西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每一个法国人的血液和细胞之中了。在法国,雨果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而且也是先贤祠中的圣人。他的作品不仅占了教科书和展览馆的主要位置,而且他的人格也占了每一个法国人心中那最圣洁的空间。普希金是俄罗斯人心中的太阳,他们尊其为“俄罗斯的文化英雄”、“俄罗斯的诗坛太阳”、“俄罗斯的智慧、自由、信念和力量的永恒的代表”。他们说,普希金的一点一滴都属于俄罗斯,属于俄罗斯人民和他们世世代代的子孙。任何一个俄罗斯人都能够通过普希金提升自己的智慧、净化心灵的空间、矫正生命的航程。他们还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感到普希金在我们身边。他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新人一代一代地成长,他也不断变得更加年轻,因此他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与经典文化相依、相协、互促、互激的主流文化,是时代精神得以表现和发扬的主要借体与载体,我们同样要予其以充分的重视,给其以恰当的定位。以文学创作而论,那些切入现实生活主潮、着意描绘和表现时代变革、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场景与奋斗历程的作品,永远都应当是文学舞台上的主角,永远都应当处于扛鼎的地位。因为其价值和作用乃是任何争奇求怪的所谓“调侃文学”、“欲望写作”、“身体写作”之类都不可比及和代替的。
给予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以主体文化的定位,目的在于确立各种文化的主从关系,以确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得到积极的营构与大力的弘扬,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知识、激励人的力量、坚定人的信念、活跃人的创造力,而决不是对非经典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藐视与排斥,也没有必要对非经典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进行藐视和排斥。因为各种文化在主从关系之外还应当具有谐调关系和互补关系。丰富性多样性是文化的天性,创造性和不可逆性是文化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文化的主从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兼顾文化的谐调关系和互补关系,并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大地释放文化的天性与个性。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处理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我们显然就会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得多了。对于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既是其“从”,又是其“补”,它还在构成文化整体结构的有序化层次与机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谐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以及其他健康的文化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尚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大众文化的性质、形态和功能,决定了它所应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
与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不同,大众文化在总体上是一种追求感官刺激和放纵享乐的消费文化,它放逐意理、拒绝思想、回避责任、游戏人生,往往通过猎奇、求怪、扮酷、作秀、搞拙、闹笑等不规则的生活碎片与人生噱头而寻觅卖点和赚取利润。这种形质和功能的文化,自当处于“从”与“补”的地位。因为大众文化虽然无力担当塑造民族灵魂和弘扬时代精神的任务,但却可以起到以闲适消解奋斗之“累”、以消遣缓舒跋涉之“苦”、以放纵纾免殚精之“闷”、以调侃转换处事之“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轻松的闲娱和无拘的释放,即使对于拓进的社会和奋斗的人生来说也是必要的。大众文化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其生存的空间和价值的支点,并从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满足生活的多样化实际需求而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撷取。
基于此,我们同样也需要给予大众文化以合理的恰当的社会定位,既不能任其盲目泛滥,掩盖一切,主宰文化场与精神链,又不能视之为敝帚而率然弃之,惧其为猛兽而断然拒之。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地给予其以有效的思想指导和美学诱掖,不断地赋予和提升其社会蕴涵、思想意义与美学品格,以使其真正成为处于主导地位的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调适与补充。
不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事业都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其张起远航的风帆;也不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需要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为其筑构坚强的砥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