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美国驴象斗法改医保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国 驴象斗法改医保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美国   驴象斗法改医保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11月2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3950亿美'...

美国 驴象斗法改医保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美国
  驴象斗法改医保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11月2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3950亿美元的医疗保障法案。这是美国医疗保障法案38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因而引起了此间媒体的密切关注。《华盛顿邮报》称,布什总统不日即将签署这一法案,从而在共和、民主两党纷争中占得了先手。《纽约时报》也说,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总统的胜利”。
  美国医疗保障计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5年医疗保障法案出台,主要是向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可靠的医疗照顾。时间过去了数十年,可医疗保障计划基本没变,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越来越长寿,“婴儿潮”一代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政府投资医疗保障的资金再过20年就要用光,落伍的医疗保障计划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但如何改革却成了美国政治场中争议激烈的焦点之一,过去6年,共和、民主两党围绕此问题争得不可开交。2000年和2002年,国会众议院也曾通过了议案,但因在参院搁浅而胎死腹中。今年6月,众参两院再度通过了各自的版本,经过两党重量级议员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敲定了一个统一的最后方案。即使这样,该法案最后的通过也是一波三折。众院议员22日几乎争论了一整夜,结果在清晨经过3个多小时的唱名表决,才以220∶215票通过,表决时间之长创下了众院历史纪录。接下来是参院的争斗,民主党议员坚称要以“阻挠议事”法则将这一法案“捂黄了”,可共和党势力还是占了上风,避免了“阻挠议事”,改革法则才得以顺利通过。
  新的医疗保障法案长达678页,内容涉及美国医疗保障计划的方方面面。具体实施办法分两步走:一是实行临时药物卡制。2004和2005年,享受医疗保障计划的人每年花费30美元购一张优惠卡,药费预计可降低15%—25%;二是实行主要药物优惠制。从2006年起,享受医疗保障的人可以参加政府机构或是私营公司的医疗保险计划。每人每月医疗保险费35美元,药费250美元之内属患者自掏腰包。药费251美元至2250美元,保险机构支付75%的费用。2250美元至3600美元这一段又是患者自付。3600美元以上的费用,患者付5%,保险方承担95%的费用。
  新法案有几项重大改革内容。第一,首次对患者想要的处方药提供了补贴。而以前只是涉及住院时的药品,而在家使用处方药不在此列;第二,加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是法案中争议最大的地方。新法案向享受医疗保障计划的人提供了选择权。从2010年开始,美国将在6个大都市地区实行6年的试验,私营医疗保险公司可以与传统医疗保障机构平等竞争;第三,对不同阶层有不同规定。单身年收入1.3万美元和夫妇年收入1.8万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免除保险月费和250美元的自缴费。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阶层要交较高的诊断费、治疗费;第四,实行有目的的激励措施。联邦政府今后10年内对那些向退休职员提供医疗保险的企业给予860亿美元的补贴或是税收优惠,对向农村地区提供医疗保障的机构今后10年内补贴250亿美元,等等。
  如此一个医疗保障法案得以通过,本来是件好事,可引发了共和、民主两党激烈的政治较量。其中原由耐人寻味:首先,两党对改革医疗保障体制没有异议,但怎么改,则出现了传统理念之争。民主党秉承“大政府”的概念,力主要扩大政府的医疗保障计划,让更多的人受惠;而共和党则是要“化公为私”,让更多的私营部门承担社会服务。
  其次,表面上两党都是为民服务,实际上则含有选票之争。多年来,改革医疗保障计划一直是国会选举和总统大选中的重要议题,民主党方面向来攻势猛烈,发誓要代表弱势阶层说话。2000年大选,布什曾提出了“温情的保守主义”,对医疗保障计划改革也是其一个响亮的口号。新法案虽是两党妥协的产物,但共和党的主张得以彰显。加之,新法案已被宣扬为“布什的法案”,对老年人、残疾人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无疑为布什竞选连任增加了筹码。
  其三,围绕法案的角逐也反映了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争。新法案付诸实施后,牵扯着近4000亿美元的生意。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一位高级医疗官员朱迪斯·费德尔就说,“此项法案的赞成者是将银子送给如下利益集团:医生、医院、农村医疗保障机构以及医药制造商和保险公司”。赢得这些利益集团的支持,布什为首的共和党又得了彩头。但民主党参院领袖达施勒宣称,“这绝不是最后的投票,这不是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看来,共和、民主两党还得斗下去。
  (本报华盛顿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