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为寻求旱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龙江县把“生态发展”战略作为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体思路,并在生态最为恶劣的六合村试点——生态农业富了六合村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寻求旱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龙江县把“生态发展”战略作为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体思路,并在生态最为恶劣的六合村试点——生态农业富了六合村 第6版('...

为寻求旱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龙江县把“生态发展”战略作为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体思路,并在生态最为恶劣的六合村试点——生态农业富了六合村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三农”问题 重中之重

  为寻求旱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龙江县把“生态发展”战略作为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体思路,并在生态最为恶劣的六合村试点——
  生态农业富了六合村
  王风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专栏,陆续刊登各地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新鲜经验。———编者
  有819口人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六合村,幅员面积2.1万亩,但多为丘陵和坡耕地,坡度在3度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的85%。近10年来,由于人们一味追求扩大粮食生产,使大片的林地和草原被开垦成耕地,全村耕地面积由5800亩猛增到12387亩,不到10年就增加了一倍多。过度的开垦,使土地越种越薄,植被越来越少,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受灾程度越来越重,群众生活越来越穷。2001年,六合村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旱灾,全村所有农户血本无归,人均收入为-1400元。六合村的农业发展和群众生活被推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2001年,时任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林秀山,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到六合村搞调查研究和座谈走访,挖掘导致六合村灾害频繁发生、群众生活日趋贫困的根源,寻求治理的良策,并着眼长远,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思路。龙江县按照这一思路,从农委、水务、林业、畜牧、土地、城建等12个部门抽调了35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六合村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并经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审定后,形成《六合生态园区综合治理规划》。
  按照《治理规划》,全村对过去顺山垄、浸头地、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进行全面改造,按等高线进行重新打垄,达到保水、保肥、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在比较平坦、水源条件好的地块,辟建了2000亩的农田喷灌区,打了20眼喷灌配套井,架设输电线路7.8公里,修防洪坝300延长米,修泄洪渠2000延长米,使喷灌区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丰产田。
  同时,借助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进行了以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退耕还草营造牧场防护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型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全村共植树4428亩,人工种草3500亩,封区育草916亩,林草覆被率达42.1%。借助扶贫开发和农业开发,全村大力发展畜牧业,今年年末六合村羊存栏可突破3000只,实现收入60万元,人均收入730元。
  通过两年多的苦战,六合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级经济得到了较大恢复,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2002年达到1019元,今年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2000元。一个山川秀美、林茂粮丰、文明富裕的新六合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合村发展生态农业破解了旱区农业发展的诸多难题,龙江县广大干部群众从六合村两年巨变中得到了启发,迅速形成了共识。截至目前,全县已在重点区域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3万亩;全县山绵羊饲养量80万只,黄肉牛饲养量17.2万头,奶牛存栏8900头;2002—2003年,全县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4万亩,完成退耕还草38.2万亩。
  六合村创造的经验,现已在齐齐哈尔市推广。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