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审时度势谋统筹——浙江省绍兴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审时度势谋统筹——浙江省绍兴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审时度势谋统筹  —'...

审时度势谋统筹——浙江省绍兴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审时度势谋统筹
 ——浙江省绍兴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洪岩
  初冬时节,漫步在鲁迅笔下的“故乡”———浙江省绍兴县新未庄,但见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移步换景;绿化带郁郁葱葱,社区广场宽敞整洁;幼儿园、农贸市场、卫生保健站、中心商场配备完整,道路、桥梁、绿化、环卫、电力、电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是绍兴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必然要求
  绍兴县是浙江经济第一县,全国经济十强县之一。
  这里,年产纺织面料20多亿米,连接起来可绕地球50多圈,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基地。2002年,全县纺织业总产值达531亿元。
  位于县城所在地柯桥镇的中国轻纺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批发市场,去年成交额达226亿元,在全国十大市场成交额中居于第二位。
  绍兴县委、县政府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产业。
  但是,由于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分割,制约了绍兴县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土地资源紧张,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浙江经济第一镇之誉的杨汛桥镇,拥有6家上市公司;拥有浙江省经济效益最好的建筑企业之一的宝业集团;拥有纺织机械行业开发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的精工集团……但是,这个镇已没有土地可供进一步的工业开发。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说,全镇企业已有200亿元资金投到了外地。
  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绍兴农民,大力兴建住宅。过去是三代人建一次房,现在却是一代人建三次房,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由于缺少规划,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规划,乡村住宅远看别墅林立,恍如欧洲;近看道路狭窄,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当地人称这种建筑:“屋里穿拖鞋———干干净净,屋外穿雨鞋———无处下脚”。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绍兴县委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7月17日,绍兴县委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县委书记徐纪平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县人民,特别是农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都过上幸福生活。”
  以规划为龙头,以“三有一化”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今年3月,绍兴县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县委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目标:全面规划新农村建设,实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公共卫生服务、五保户、失土农民生活保障五个方面城乡全覆盖,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引自小舜江水库的自来水。
  绍兴县以规划为龙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城乡统筹。县建设局局长孙哲君说:“我们的规划就是要统一考虑城市乡村,把1130平方公里县域面积内的每一寸土地都规划进来。”
  新未庄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规划的优越性。未经规划的老村,每100人住宅建设占地10.67亩。统一规划兴建的新未庄,每100人住宅占地只有8.51亩,节约宅基地近20%。正在建设的梅墅水镇,按人均50平方米住房面积设计,每100人住宅用地仅6.8亩,比未经规划的老村节约宅基地近1/3。通过规划,全县节约宅基地1.3万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也享受到了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好处。新未庄居委会62岁的张宝根老人说:“原来的村子拆迁改造后,我们都搬进了统一规划的3层小楼,我每月能享受220元的养老金补贴,老伴还有200元。这里又干净又齐整,我们这些阿Q的老乡现在都成了城里人了。”话语间老人眉目中已漾满了笑意。
  农民能够享受养老金补贴,得益于绍兴县推出的一项新政策:“三有一化”———让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对集体资产有股份、就业有技能,稳步推进村庄社区化。
  话说起来容易,事办起来难。进行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就要整合土地,哪一项也少不得拆旧房盖新房。想让农民从祖居的地方拆迁,所面临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显而易见。然而,绍兴的农村改造一切在平稳中进行。
  “三有一化”首先从“城中村”比较集中的两个街道展开。拆迁农民不但可以在新居民区按人均50平方米置换住房,还可以优惠价格适当上浮居住面积;新社区水电气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所有失地农民都可以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无生产能力的老人还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改造完成了,农民住进了舒适的新楼房。政府手中的可流转土地增加了,既节约了土地,也增加了收入。在福东社区孙吉浦老人家里,我们问起是否满意改造后的社区情况时,老人连声说:三室两厅的房子老两口住,“很方便,很满意,比在大城市还舒适”。
  新一轮的旧村改造,让马鞍镇政府撤村建居工作也少了后顾之忧。该镇六个村撤村改居后,男超过60岁、女超过55岁的村民都可以每月按时领取生活费,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镇党委组织委员李学彪说:“对于不到‘低保’年龄的失地农民,县里制定了‘成人学校下菜单(提出可培训课程),企业下定单(提出用人需求),政府来买单(付培训费)’的政策,被征地农民可通过学校的免费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到需要的企业就业。”马鞍镇在今年8、9两个月的培训试点期内,共办了9期培训班,有518位农民参加了培训,其中有115人培训一结束就被企业录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城乡困难群众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绍兴县把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县卫生局副局长陈国莺说,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就是“要让农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这不是一张空头支票。绍兴县去年投资1500万元,今年追加投资8000万元,改建兴建了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按平原3000—5000人口、1.5—2公里服务半径,山区1500—2000服务人口、2公里左右半径布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室齐全,并设有住院部。社区服务站配备2名全科医生和2名护士,24小时值班,保证村民随时都能够得到医疗服务。这些卫生服务设施所有标志全部统一,非常易于辨认,被戏称为“麦当劳”式的乡村卫生服务站。
  福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个拥有35名医生的镇中心医院,卫生服务中心未改造前,门诊业务量150万元左右,改造后已经接近500万元。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必承担建设费用,药品由县卫生局组织统一采购,这里的住院费比城市医院便宜1/3,门诊费便宜近一半。医院院长马高祥说:“农民看病方便了,医院收入增加了,现在是双赢的局面。过去医生经常打报告想调走,现在是外面的医生打报告想调进来。”
  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一年多的时间下来,一个新绍兴、新城镇、新农村正在形成。
  村村通小舜江水库自来水工程已经完成;村村通公交工程已经覆盖80%的农村,明年底前所有村庄全部通车;村级卫生服务站已全部建成;农村社会劳动保障逐步到位,正在全县推广;部分劳动技能较差的农民培训有序进行……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打消了疑虑。他们对县里的政策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顾益康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钱,而在于有没有心。锦上添花要量力而行,雪中送炭要全力而为。绍兴县先行一步,成果斐然,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确实把群众利益放到了一切工作的首位。”
  挥师滨海,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在杭州湾畔的滩涂上再造一座工业新城
  绍兴县北临杭州湾,日夜不息的钱江大潮裹挟着大量泥沙,造就了一片片滩涂。绍兴人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杭州湾畔围垦了近100平方公里的滩涂。
  为了改变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到处办工业的状况,保护基本农田,绍兴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挥师滨海,在不宜于种植粮食的盐碱滩涂地上兴建工业园区,实现集聚生产发挥规模效益。
  滨海区地处绍兴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隔杭州湾与上海遥遥相对,地理位置优越。
  在滨海区管委会副主任魏阳林的办公室,主人递来一杯热茶,纸杯上赫然是滨海区的地图,上书“投资滨海,决胜未来。”魏主任手指地图说:“我们就是要以滨海为基地,立足杭州湾,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按照大项目进滨海的原则,这里将以纺织业升级、大规模项目为主,建成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的主阵地。同时,滨海区把绍兴的工业经济重心向上海推进了一大步,通过即将开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江大桥,上海到绍兴的车程将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自2002年6月进行开发建设一年多来,滨海工业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强度投入,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45亿元,大型配套项目11亿元。工业区一期23平方公里市政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二期规划也已通过评审。
  数字最可以说明问题。截至今年11月24日,工业区累计引进项目68个,总投资171亿元,平均投资额超过2.5亿元。目前已有35个项目动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经开工。
  站在滨海大堤上看过去,眼前到处是建设工地,让人难以相信,这里一年前还是一片滩涂草地。到今年年底,将有20个企业在滨海区这片土地上开工。
  绍兴县,好戏还在后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