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蓄势待发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系列报道(吉林篇)
第1版(要闻)专栏:
白山蓄势待发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系列报道(吉林篇)
本报记者 李忠春 江山 费伟伟
提起吉林这个老工业基地,人们就会想起长春“第一汽车”。到吉林不能不看一汽。
汽车产业眼下是最火的,然而,一汽似乎有点低调。生产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的车间还在,过了50年,整了一下容,仍用着,造更大吨位的重卡。汽车城的面积扩张了一倍,而一汽的产量已增长了好几十倍。去年一汽销售汽车68.9万辆,比上年增长40%;今年目标是90万辆,整整多出20万辆。为何能增长一大块?回答是主要靠管理挖潜,比如通过全面实施精益生产,原来平均每120秒钟产一辆捷达车的,现在缩短为90秒。
就像在“第一汽车”看到的那样,在新一轮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吉林不事张扬,埋头苦干——不造势却思路清晰,不声张但措施扎实。
规划先行
到了吉林,联系采访省发展计划委的同志很难,因为一帮人正扎在一家还没开业的宾馆里,起草《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副主任曹大卫告诉记者,这个纲要已经起草十几稿了,向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征求意见,向各有关厅局、老干部、省政府的咨询决策专家组征求意见,开各种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现在仍在改,仍叫“征求意见稿”。《规划纲要》要在即将召开的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上和大家见面,明年初上人大。通过了,就照着规划扎扎实实一届接着一届干。
如何制定这个《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理论中心组专门用两个整天的时间具体讨论。省委常委、秘书长李申学向我们介绍。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认为,对待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积极、科学、理智”。首先要克服浮躁心理,统一思想。既不唱高调、喊口号,也不消极等待。理清发展思路后,用规划指导行动,使老工业基地健康、稳步地迈入第二次创业。
省长洪虎,学者出身,在不少场合都十分明确地说:政府的职能就是研究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计划也许赶不上变化,但干任何事都要“规划先行”,用规划指导实践。
据曹大卫副主任介绍,目前他们已着手同时制定与规划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对已确定的重点工作,正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
规划是一项工作的龙头。抓规划,看似“务虚”,但抓好了,便能有效地指导“务实”,事半功倍。吉林的同志对此认识很到位,动作看似慢,其实已占了先机。
重点突出
吉林的经济有人戏称是“二人转”:一个是汽车,一个是石化。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吕钦文这样给我们分析,吉林经济总量中80%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这80%中,汽车和石化又约占80%。抓住这个80%,就抓住了振兴的重点。汽车主要是一汽,石化主要是“一五”期间兴建的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化。
吉林的工作思路颇为清晰,就是让“一汽”和“吉化”这两个龙头舞起来,牵住龙头带动全省。
一汽某个厂门作了点改动,省里有个部门闻讯后又是罚款又是批评。虽然数额不大,省领导得知后,在一次全省的会议上对政府部门这种做法严厉批评。
省发展计划委副主任曹大卫告诉记者,目前省里已经编制出包括汽车、石化在内的五大基地的专项规划,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是如何去管企业,而是变“管理”为“服务”,更好地为这些重点企业服务,把重点做得更重更大更强。
重点突出了,思路和办法便出来了。一汽的全资子公司吉林轻型车厂,坐落在吉林市,职工1万,一年亏两个亿。一个重要原因,主业不精,包袱太重。去年,吉林市下定决心保重点,接过轻型车厂7家辅助企业和医院、学校等6项社会职能,涉及资产2.6亿元,人员6300名。这样一来,主体精干了,只剩3722人。再调整结构,重组资产。结果,去年一举摘掉戴了10年的亏损帽子,盈利2.1亿元。“瘦身”的吉轻惹人爱,外资来了,合资生产商用车。
吉林的农业是张大牌,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和出口量,连续十几年全国第一。世界上有三条“黄金玉米带”,一条就在吉林。然而长期以来,大牌却没大打——没转化成产业优势。“吉林要图谋新突破,必须由靠汽车、石化两条腿走路,变为‘三足鼎立’——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成第三个支柱产业。”吉林省发展计划委主任焦海坤这样说。
第三个支柱一点也不虚,农业产业化在吉林已相当火,去年近千个经济组织带动了200多万农户,实现产值已逾200亿元。“下一步的关键是要突出重点,抓几个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今后一两年内,将建成长春大成集团、华润集团两个400万吨的玉米加工项目以及吉林市的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燃料乙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生化产业基地。”焦海坤主任说。
认清自身的优势,重点就明确了;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纲举目张,一盘棋全活了。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国内生产总值为1500亿元,同比增9.5%,而以一汽、吉化等为代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21.9%。
观念突破
长春有家老企业濒临破产,好不容易引来一家民营企业接管。重组方案职代会都通过了,可部分干部职工不同意,对民营企业接收不放心。结果政府只好掏出100万让这家民企退出。
这样的例子在吉林并不鲜见。吉林大学教授刘少杰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确实是经济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必须经济措施、社会措施一起用。而改革社会基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转变人们的观念。
一到吉林就听说,最近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开展一项宣传活动,叫“创业者足迹”,是从今年9月初开始的,要宣传一批本省的“创业先锋”,活动一直要持续到年底。省委书记王云坤明确指出,不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更新问题,老工业基地就不可能真正振兴。必须在观念的突破与更新上下大功夫,推进“全民创业”,形成一种创业文化,发展民营经济。
吉林省委宣传部给我们推荐的一批企业典型中,第一个就是长春卷烟厂。这个有70年历史的老企业,最大的新亮点就是敢于突破旧观念。
1997年,长烟已挂账3亿元,负债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94%。而2002年,长烟实现利税3亿元,5年间偿还、卸下历史包袱9.88亿元,还投入4.5亿元搞技改,相当于新建一个长春卷烟厂。
巨变靠什么?靠思想解放。1998年,长烟主动整体加入红塔集团,成为全国烟草行业跨省兼并的“第一个”。此后,又成功植入红塔——亚洲最大烟草集团的先进体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如今,长烟生产的“人参”系列,已成为东北地区产销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品牌。
长烟厂总经理王铁铭深有感触地说,观念更新的速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观念更新的质量决定效益增长的质量。
长春旭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发展的历史,又是对这句话的极好诠释。
旭阳公司1999年才成立,母公司是长春市一批工业管理部门撤销后,一轻、二轻、化工三个局合并后成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样的公司当时有一批,但多数是翻牌过来的,不久或只好摘牌,或再翻成别的牌,而旭阳从6500万元资产起步,才三四年时间总资产已达3.7亿元。去年产值3个亿,利润1800万元;今年产值就可达6个亿,利润2200万元。
旭阳的成功一方面是选准了产品方向——给一汽配套,生产各种车用的座椅系列,装饰毯系列,橡胶制品、密封条系列等。更关键的,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办伊始,就引进三家民营、一家集体企业的股份,建立规范的股份公司。旭阳的母公司占股80%强,但自立规章,在董事会中只有一票,其他四家股东,包括股份只有0.7%的一家民营企业,也各持一票。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剥离辅业,淘汰落后产品,越做越大。最近,又要改制,将国有股减持20%,引进外资等外来资本。
长春市下一步将大力推广旭阳公司的改革经验。吉林市的决心更大,表示要在两年内,使现有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合资合作,完成改制任务。
观念的突破和更新,不像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那样,有大手笔,并且见效快。它是艰难的。唯其艰难故而更深刻,更能迸发持久的创业活力、创新活力。像长烟,像旭阳这样的企业,在吉林正在多起来。比如,停产了4个月的吉林纸业最近生产重新启动了,原来是把控股权“拱手相让”给四川的中竹集团了;停产4年的吉诺尔冰箱厂区里,动人的机器声又响起来,原来是主动让民营企业科龙兼并了,改名叫“吉林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积极、科学、理智”。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的精神,需要扎实的工作。面对又一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热潮,吉林似乎是平静了点。像孕育着风暴的天空,像孕育着丰收的田野,平静,但让人看到了希望,满怀憧憬。
吉林,冷中有热,慢中有快。
吉林,在酝酿大动作,将爆出一个大场面。(附图片)
一汽—大众轿车生产线。吉萱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