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14版(理论专页)专栏:
增强企业竞争力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李凯
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多、国有企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难度,即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传统产业改造问题,必须解决企业体制和机制问题。增强企业竞争力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微观基础。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问题;二是公司治理问题;三是企业结构调整和管理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是相互交织的。
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企业的社会属性,是企业角色定位的基础。老工业基地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不像真正的企业,更谈不上是现代企业,其根本原因是这里的社会环境赋予了企业太多的社会责任,使其无法专心开展经济活动。背负沉重包袱的国有企业怎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呢?我认为,中央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其重点不是投资拉动或项目拉动,而是环境治理拉动,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及解决重点企业改造的社会负担问题等措施,促进老工业基地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速建立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新企业机制创立的社会环境,促使企业深化改革,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证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内在动力。在这方面,政府是主角,能否在老工业基地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做好这项工作,值得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是关于公司(企业)相关各方责、权、利关系确定及调整方式的制度安排,是公司(企业)的核心制度架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企业所有制、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也包括在既定产权框架下的股东、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调整。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措施,必将对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考虑产权制度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产权制度下有关利益各方的制度安排。本质上,公司产权制度是适应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形势的,而这种产权制度的演进对公司治理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多属重工业,其资产规模大,即使在形式上形成了多元化投资结构,国有股权偏大的问题一时也难以解决,因此,在一定产权结构下的治理制度问题仍然会尖锐地突出出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与同属国有企业担纲的青岛等地相比,显然忽视了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关于经营者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致使许多改制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只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而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增强老工业基地企业竞争力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老工业基地要加强结构调整,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东北工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金属材料、化工材料、能源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相对发达,这是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所在,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向重加工阶段迈进的重要基础。东北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能力强、工业基础好的优势,在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实现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顶替重大装备、成套装备、主要工业材料的进口,以此来建立企业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发展面向市场、需求量大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IT业、环保产业等。像沈阳这样的城市,有条件成为以重大装备为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供应基地和服务中心,现在需要提倡的是发展与装备制造相关联的工程公司、研发中心以及装备制造延伸的新型服务业等,彻底改变其单一生产功能突出、单机制造功能突出的局面。在这种结构调整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迎接国际产业转移,重铸辉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