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胞开颜话小康
第4版(要闻)专栏:
藏胞开颜话小康
本报记者 刘亮明
秋高气爽,山雄水阔。记者日前驱车1300多公里从拉萨来到藏东昌都县柴维乡翁达村。在澜沧江上游的扎曲河畔,在横断山深处一面向阳的山坡上,一座座独具藏族特色的彩绘飞檐二层石木结构小楼赫然映入眼帘。“那就是我们的翁达村。”昌都地委宣传部的小王自豪地说。
翁达村有100户村民、671人。过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又没有开发其他的生产经营门路,全村农牧业生产落后,农牧民收入很少,人均还不足200元。近年来,地区和县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使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翁达村有悠久的民族工艺品生产传统,大多数村民都是能工巧匠,善于制作唐卡画、佛像及金银铜饰。在几年的时间里,村上的民族手工艺生产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农闲时节,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进行民族工艺品的制作,即使手艺不熟的村民也在邻居的作坊里帮工。去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532元。
在宽敞的二楼客厅里,主人哲帕达瓦笑逐颜开:“我这小楼近900平方米,花了50多万元。”他家共10口人,种着10多亩地,养了21头牛,开了个民族工艺小作坊。农忙时,大家一起搞农田水利建设,忙耕忙种忙收割,农闲和晚上的时间,就赶着制作各种民族工艺品。一年的总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
乡干部次仁深有感触地说,翁达村致富主要是发挥自身优势,依靠两条腿走路,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齐头并进,互相弥补,所以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很稳定。现在全村每户年收入多在5万元左右,贫困户只有两户。这两户没有手艺,乡亲们就帮他们建了新房,扩展了农田,要让他们尽快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来脱贫致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