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神舟”虎将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3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神舟”虎将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神舟”虎将 崔伟光 沙志亮 蒋建科   在“神舟”飞船系统,有这样几位年轻人,他们被同伴们亲昵地称为“神舟'...

“神舟”虎将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神舟”虎将
崔伟光 沙志亮 蒋建科
  在“神舟”飞船系统,有这样几位年轻人,他们被同伴们亲昵地称为“神舟”虎将,他们是:副总指挥尚志、副总设计师张柏南、杨宏、潘腾。
  尚志:霹雳手段抓管理
  在“神舟”飞船研制试验阶段,尚志被调到指挥调度部门,面对众多的协作单位和层出不穷的问题,他常常自问,我干什么,我需要干什么?他觉得首先不能乱,必须快刀斩乱麻,明确调度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很快,一份《型号调度职责》在他手中出台了。
  他和其他同志又根据专业特点将飞船的研制管理梳理出几条线,明确职责,各把一个关口,蹲在研制一线解决问题。结构生产图纸有问题,他及时请来设计者修订;总装设备装配不协调,他请来主管设计师;试验时出现问题,他就现场组织召开调度会……
  “神舟”一号发射时,尚志作为总调度随飞船进入发射场。随着发射日期一天天临近,一些参加过卫星发射的老同志提醒他,该贴“大字报”了,把发射前一天的工作安排张贴出来。尚志觉得这样安排工作太粗,容易漏人、漏项,也不能反映人员、车辆在某个时间段的变化,必须有一份规范性的文件。他立即带领调度组连夜编制发射工作程序、安排发射前的每项工作,使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对飞船试验队每个人、每辆车、每项工作内容及保障条件,在每个时间剖面里的位置、要求都一目了然。这份工作流程也成为日后卫星、飞船发射现场组织的基础和范本。
  实践使他体会到,干工作没有标准不行,对项目没有管理计划不行,对产品没有质量要求不行。10余年来,他在院领导和总指挥的部署下,主持和参与编定了《发射场管理要求》、《发射场放行准则》、《某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等一大批系统管理文件,形成了“神舟”飞船特有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杨宏:编织飞船“神经网”
  “神舟”载人飞船是一个高智能化、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担纲设计“神舟”飞船智能设备信息系统的,是年轻的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
  研制飞船,最难的地方就是方案设计。从1993年到1995年,作为飞船电总体设计人员的杨宏,其重要使命是:在没有国外相关资料和现成飞船研制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拿出一个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国情的船载计算机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了确保设计出的方案可行,他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清楚地掌握飞船13个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计算机需求,他肩跨一个小背包,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
  1996年,飞船进入初样研制阶段。作为总体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杨宏,在此阶段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组织全船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联调———桌面联试。这是飞船电子设备首次连接成系统,面对13个分系统、600余台电子设备、300余条电缆、8万余电连接接点组成的复杂系统,杨宏不畏艰难,精心组织,合理策划,带领有关同志主持编写了飞船系统第一份技术流程———《桌面联试技术流程》,从而确保了联试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这是飞船13个分系统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连接,其间需要现场协调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为使各分系统组成完整系统并能够协调运行,从1996年8月到1997年5月,在桌面联试期间,他主持解决了大量的接口匹配问题。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飞船实现了全系统联通,通过了模飞测试。
  张柏南:描绘“神舟”总蓝图
  载人飞船立项初期,张柏南就被调到载人飞船方案可行性联合论证组,负责飞船结构与机构的论证工作,后又被调入载人飞船总体室。
  飞船总体室的任务就是规划飞船设计的总蓝图,为各个分系统提方案、提要求。当时总体部大多是刚分来的大学生,谁也不懂。不懂就学、就钻。张柏南带领这班年轻人到卫星系统拜师、请教,对国外飞船资料进行研究、钻研,在总设计师的指导下,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飞船方案。
  每到关键时刻,“两总”系统的老总都把张柏南派到最前面当突击手。
  在“神舟”五号之前的几艘飞船上,航天员坐的座椅上用的是某型缓冲器,“神舟”五号出厂前,通过综合试验,发现这种缓冲器对航天员从头部沿脊椎到骨盆有一定的冲击力。如果改用另一种新型缓冲器可解决这一问题。
  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神舟”五号飞船“两总”系统毅然作出决定:用新型缓冲器替代原来的型号。这是一个把保险送给航天员,把风险留给自己的重大决定。谁能担此重任?还是张柏南。
  张柏南带领科研人员义无反顾地走上试验场,他们将研制流程由1年压缩到半年,不行,再压缩到两个月,不知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经过多少次的试验验证,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缓冲器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潘腾:打造“神舟”保险锁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正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潘腾并不太清楚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一回事。幸运的是,他的导师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这让他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了解载人航天工程,也让他在课题研究中有更新的理念和设计思想。
  当他研究的“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课题渐入佳境时,他才算真正入了道。1995年8月,潘腾顺利通过了博士答辩。1996年初,潘腾踏进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大门,从事起飞船总体设计工作。仅仅7年时间,潘腾便很好地完成了从学校到型号工程的转型,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学子成长为一名年轻的飞船副总设计师。
  潘腾感受最深的还是刚担任参数总体组副组长期间,他们进行应急救生弹道的设计工作。
  这项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又缺经验少资料,并且考虑的状态多,许多实验也很难做。尽管有初生牛犊不畏虎一说,但面对这么多难题,潘腾还真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他虚心地向老同志学,跟着老同志干,试着寻找彼此间的共同语言。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终于完成了应急救生弹道和飞行程序的设计任务。在这此攻坚中,潘腾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但他感到收获最多的还是同事们彼此间的合作,一种“森林效应”。
  2003年的金秋十月,潘腾静静地等来了载人飞船返回舱落区的理论落点。虽然他设计的应急救生弹道百分之百地没有派上用场,但他为此感到十分高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