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高校党委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3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高校党委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高校党委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焦文俊   大学文化是历史遗传和现实环境的产物,它的发展关'...

高校党委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高校党委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焦文俊
  大学文化是历史遗传和现实环境的产物,它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大学文化应当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应当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摆到了高校的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理应有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树立强烈的大学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全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前,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大局中,有如下一些倾向性问题值得高校党委密切关注:先进的大学文化应是全面协调发展的文化。在大学文化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的建设中,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整体发展。但在高校文化建设实践中,目前似乎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与倾向,即比较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如比较重视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师队伍、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的建设,而对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文化、软环境建设相对重视不够。高校党委必须有“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并在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后,应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的协调发展上来。物质文化发展是硬道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的发展也是硬道理。
  先进的大学文化应是政治与业务统一的文化。在大学观念文化的建设中,目前存在着对教育理念的建设相对重视不足的倾向,如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大学精神、办学规律、学校传统、时代特征、发展趋势、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远远不够具体、系统、深刻、周密。其次,大学观念文化建设中的师生的政治取向、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教育思想、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如何主动地适应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教育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基本上是零碎的,还远远不够具体、系统、深刻、周密。再者,大学观念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不懈地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大学精神”武装广大师生。目前部分高校的学术气氛欠浓,社会影响力不足,实质上反映了学校师生中的“大学精神”的不足。在大学精神中,“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大学精神的本质是真善美。师生越是具备了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学校越能出现科学的无畏攀登精神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先进的大学文化应当是知行统一的文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社会对高校师生的普遍角色期望。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目前似乎相对比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关注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而对师生日常生活习俗性行为文化建设则相对重视不足。加强法制建设、制度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维系的日常工作生活的习俗性行为是人的主要社会性行为。在量上远远超过了用法律、制度规范化了的规范性行为。高校的师生习俗性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是在历史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又是不断适应现实环境的产物。追求崇高,崇尚学术,求真求实,刻苦勤奋的学风和校风是对师生的无形鞭策,是学校的重要文化竞争力。面对许多师生在改革开放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诸多诱惑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如何移风易俗,传承学校历史光荣传统,开创一代新风,至今还是一个有待拓展的大学文化建设重要课题。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