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阿什河畔帝梦渺——凭吊金上都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3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阿什河畔帝梦渺——凭吊金上都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文史随笔 阿什河畔帝梦渺 ——凭吊金上都 王春瑜   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的白城子,有国务院'...

阿什河畔帝梦渺——凭吊金上都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文史随笔

阿什河畔帝梦渺
——凭吊金上都
王春瑜
  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的白城子,有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上都遗址。公元1234年,大金王朝在蒙古、南宋的夹击下灭亡。但是,七百多年岁月的流转,淹没不了金朝历史文化的辉煌。我踯躅在阿城这片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怀古思今,令我惊诧,也令我发出沉重的叹息。
  金朝文化辉煌到何种程度?阿城市郊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展示的二千余件金朝历史文物,就是最好的说明。国家一级文物、2000年曾印在邮票上风靡海内外的金代皇帝车辇上的铜坐龙,造型生动,线条流畅,似乎正欲腾云而去,直搏九霄;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青铜短剑,形似镔铁,剑刃发出幽光;国家一级文物、全国最大的圆形“铜镜之王”,直径四十三厘米,重十二点四公斤,双鱼戏水,栩栩如生———说到铜镜,这里更有形态各异的铜镜专题陈列,“菱花形鱼龙变化镜”、“双龙镜”、“双鲤镜”、“荷花水禽镜”……真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一个县级市博物馆,收藏这么多精美绝伦的金代铜镜,令人惊叹。这些美轮美奂的铜镜,哪些出自女真工匠之手?哪些是汉族铸镜匠人的心血之作?甚至哪些是北宋汴京皇宫中的用品,金灭北宋后作为战利品,运来金上京?这些都无从考证了。它们是八百多年前女真、汉族等民族纷争、融和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先人的杰作,华夏子孙的共同财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瑰宝基本上是近三十年来阿城农民在金上京遗址耕作时发现,上交政府的。在金上京地下究竟埋藏了多少珍贵文物———也就是金文化的载体?谁也说不清。
  我在金上京五重殿遗址徘徊久之。政治变迁、内乱、蒙古大军的野蛮焚劫、风雨侵蚀,使当年繁华的金上都,沦为一望无际的农田,巍峨的宫阙,如今只剩下隆起的土阜。但是,就在我脚下的这条不长的通往五重殿的道路上,留下了多少历史人物的足迹!从金太祖阿骨打到海陵王完颜亮,金朝四代帝王,曾在这条路上威风凛凛地走上大殿的虎皮交椅,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灭辽、灭北宋,统一了北方,拥有辽阔的版图。倘没有他们的努力,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连年战祸中,也许“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是女真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漫步在这条历史隧道上,“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的沧凉感,在我的胸中翻腾。这条路上最沉重的历史一页,莫过于1128年8月24日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及诸王、妃嫔、驸马、公主、宗室妇女等千余人,都被金兵押到金太祖阿骨打陵前,实行献俘仪式“牵羊礼”———对徽、钦二帝及其皇后,还算给点面子,只脱去袍服,保留内衣,其余人等都裸露上身,披羊皮,手执毡条,向太祖陵跪拜,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钦宗之妻朱后,不堪羞辱,当晚就自尽了。次日,徽、钦二帝等又被押到乾元殿,向金太宗叩拜,被金太宗痛斥后,分别被封为昏德公、重昏侯,“妇女千人赐禁近”,全部成了女奴隶。显然,实行奴隶制的金朝贵族集团的受降仪式,比起中原汉族政权受降的传统政治把戏“面缚衔璧”,太残忍了!但封徽、钦二帝为昏德公、重昏侯,倒不失为实至名归。如果不是徽、钦二帝———尤其是徽帝政治上的腐败、无能,导致军事上的全面崩溃,岂能断送北宋王朝?
  傍晚,夕阳在山,几只昏鸦在暮色中飞过,近处大金的生命河阿什河在静静地流淌。我想起古语中的“落日熔金”。曾几何时,也就是公元1234年正月,四面楚歌的金哀宗让位于末帝完颜承麟,自缢身亡。但完颜承麟据守的蔡州,很快被南宋、蒙古联军攻破,他也为乱兵所杀,金亡。这二位金朝亡国之君,并不比幽囚在五国城(今依兰县境)“沉吟不断,草间偷活”,先后死去的徽、钦二帝下场更好。事实上,从根本上说,金朝是重蹈北宋王朝的覆辙,亡于腐败。早在金章宗后期,章宗带头娱情声色,官僚、将领等更加腐化,吏治败坏,军事战斗力削弱。章宗死后,危机加重,江河日下,大金王朝自身的腐败,如夕阳西下,将自己“熔化”了。呵,阿什河畔帝梦渺,空余昏鸦负夕阳。呜呼!灭北宋者,北宋也,非金也。灭金者,金也,非蒙古、南宋也。北宋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种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值得今人回味的。
  阿城冬来早。两个多月后,我在这里低徊凭吊的金上京遗址,将被茫茫大雪覆盖。描写宋辽和议的高甲戏《金刀记》尾声歌谓:“宋何在?辽何在?都被茫茫大雪盖。”其实,中国所有王朝都消失在历史的暴风雪中。只有山河依旧,人民永在。
  金代杰出的文学家元好问有词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怀着对中华民族的深情,生死相许,一步一步地走出历史深处,走到了山河无日不生辉的今天。明天,我们伟大的民族必将更壮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