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预计增加 吉林粮食产量将超225亿公斤,比上年增5%
第1版(要闻)专栏:
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预计增加
吉林粮食产量将超225亿公斤,比上年增5%
本报北京10月29日讯 记者江夏今天从农业部获悉,各地采取多种对策措施,抓紧秋冬种工作,播种进度明显加快,冬小麦播种面积比预计有所增加,经过努力有望实现稳步恢复发展的目标。
截至10月25日,10个主产省已播冬小麦18667万亩,占预播面积70.5%。目前,新疆、甘肃播种结束,播期基本适时。河北已播面积占预播面积的92%,山东占88%,河南占71%,陕西占81%,预计北方冬麦区10月底可结束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播种高峰,正以日播700万—800万亩的速度推进,江苏、安徽、湖北播种面积已超过一半,立冬前可基本结束。西南地区播种正陆续展开。除渭南、菏泽、开封、蚌埠等部分地区因积水造成一些地块难以播种以外,全国冬小麦播种任务将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根据最近的调查和农情调度分析,全国秋冬小麦播种面积是近5年来减得最少的一年。
日前,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副部长刘坚等带领7个调查组,分赴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小麦主产省(区)检查指导秋冬种工作。据介绍,多数主产省(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以抓好秋冬种小麦为切入点,积极恢复粮食生产。主产区各级农业部门制定了秋冬种小麦的技术指导预案,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适用技术,指导农民提高播种质量,加强麦田早期管理,抢时播种确保面积。针对今年播期普遍推迟、渍害严重、季节紧张的特殊情况,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秋冬种服务队,统筹调度使用农机具,抢收整地,排涝除渍,抢时播种,加快播种进度,力保按期完成预播面积。此外,各地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销衔接工作的力度,引导农民多种优质小麦。
最近,农业部对全国秋冬种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推广和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南方地区尽可能多种冬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指导北方地区迅速转入田间管理。
本报长春10月29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我国粮食主产区吉林传来喜讯,今年该省农业生产战胜严重春旱和非典疫情的冲击,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有望成为近年来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一年。据省农委初步测算,全省粮食产量将超过22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比上年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以上。
吉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年全省财政支农预算支出和争取国债建设资金、农村信贷、城乡民间农业投资总计达77.18亿元,成为历史上对农业投入最多的一年。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15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250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1150万千瓦,改造中低产田1187万亩。新发展暖棚65万亩,改良草场175万亩,造林17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亿公斤。
吉林省把今年定为“科技效益年”,广泛推广了优质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36项农业适用技术。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7.75%,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65%,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吉林全省农民合同内负担减幅达28.59%。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