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抒群言
第9版(理论)专栏:群众抒群言
群众抒群言
“有为”是干部的天职,一个干部只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体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具备了可供组织和社会选拔任用的资格,才有可能走上一定的领导岗位——“有位”。“有位”为“有为”创造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有位”之后更应“有为”。党员干部应该把“位”看成是尽职为民的神圣岗位,而不应该看成是提高身价、谋取私利的资本。我们要努力形成“以为定位,为位相当”的机制,积极倡导“但求有为,不求有位”的风气,坚决革除“有位无为,无为占位”的弊端,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刘雪峰(河南)
领导干部搞建设、谋发展,不能只顾一时一地。如果只顾一时,看不到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政绩,其结果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破坏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只顾一地,看不到大局,看不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只想让自己这个地方尽快富裕起来,甚至为此不惜损害大局,其结果必然连局部利益也无法实现。 康继祥(河北)
做人讲原则,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讲政治、讲党性、讲政策;从小的方面说,就是讲纪律、讲规矩、讲信用。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在事业上有成,在朋友中有信,就必须讲原则,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做人做事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基本准则。要做到讲原则,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按照法律、制度和政策办事,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刘选启(河南)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民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取得发展和进步,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精神不倒,纵使外部条件困难,也能够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创造出奇迹。相反,如果精神萎靡,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再好的外部条件也难以成就事业,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白白丧失。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李亚军(河南)
团结就是力量。在团结起来的力量面前,困难总是渺小的。团结要求每个人都能识大体、顾大局,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献良策、少进谗言,多在当面说、少在背后议,多在会上协调、少在会后争执,多换位思考、少本位至上,多调查了解、少无端猜疑,多理解、少指责,多揽过、少争功。这样,就能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 滕南斌(湖南)
选贤任能,历来不易。要把有真才实学、能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应该坚持“三少看三多看”:一是少看文凭多看水平。文凭是一种学历标志,但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选人用人不能唯文凭是举,无文凭不用。二是少看年龄多看素质。青年是事业的希望,应该而且必须大胆地使用年轻干部。但这并不意味着选人用人时唯年龄论,采取一刀切的作法,一概排斥那些素质高但年龄稍大者。三是少看短处多看长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知人善任就是要用人的长处,实现人的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的最佳结合。
马善记(湖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也有一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穷不思变,反而把穷当挡箭牌。一谈到发展,就以地方穷、基础差、困难多等为理由,掩饰自己的不思进取,总想靠外界“输血”而不想自己“造血”,把穷当筹码,向上级要钱要物要照顾。这样的领导干部只能让上级灰心、群众伤心。其实,只要正视贫穷,发动群众,抓住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没有治不了的“穷山恶水”。
蔡步宏 许如超(江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