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传佳音——四川凉山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记事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专栏:执法检查
彝乡传佳音
——四川凉山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记事
张丽华
初秋,笔者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检查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凉山,最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是,凉山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攻坚精神。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我们来到凉山海拔2300多米的普格县荞窝乡,乡卫生员拿出全乡1000多名村民与乡政府签订的预防和控制非典、霍乱等重点传染病责任书。一个个村民的姓名和红色的手印跃然纸上。村民、村委会、乡政府及卫生员的责任和义务,责任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这个乡有6个村,1个居委会,1000多村民。非典时期,乡卫生员奔走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大小凉山上,风里雨里,翻山越岭,一户一户走访调查,“严防死守”,不让非典进村入户。乡卫生员告诉我们,“责任书”很管用。大家共同遵守,各负其责。今年,全乡没有一起非典及疑似病例,前几年曾流行的霍乱也被治住了,实现了零报告。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430多万人口,其中彝族同胞176万多。解放前,这里实行的是奴隶制度。上千年的奴隶制度,彝胞们历尽悲凉和沧桑,饱经疾病和忧患,天花、血吸虫、霍乱、麻风、黑热病、鼠疫等传染病,严重威胁和危害彝族人民的健康和生命。1950年全州仅州府所在地西昌有一个60张病床、42名医护人员、设备极其简陋的医院。面对“百业待举,百事待兴”的情况,州委、州政府制定了“治穷、治愚、治病”的“三治”方针,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同时,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州政府制定了传染病防治规划、血吸虫地方病防治“十五”规划、结核病防治“十五”计划和十年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等。多年来,由于中央的关怀,省上的支持,全州上下的努力,如今,州、县、区、乡、村五级医疗网络已初步建立,600多个乡,3700多个村,每个乡卫生院都配备了卫生员,有2000个村设置了村卫生站,配备了村卫生员,乡、村卫生员都有固定的报酬。彝家居住条件也逐步改善,修建了牲畜棚,人畜分居;修建厕所,改善饮水水源;改变不讲卫生的陋习,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上世纪90年代初,全州一些严重危害群众的疾病,如鼠疫、天花等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已基本消灭或控制,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非典期间,州财政挤出600多万元,所辖17个县市也拿出专款,落实到每个乡、村、组和病患家庭。如今,从州上到乡村,疫情防报网络通达顺畅,有情况就能迅速处理。
我们驱车来到螺髻山的区中心卫生院。医生告诉我们,非典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每年还坚持为全区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伤寒、麻疹、流脑疫苗接种率达85%左右,基本改变了过去彝胞不让新生儿接种疫苗的习惯。
普格县在非典期间,全县外出务工的4468人中返乡的有295人,其中,在家隔离267人,集中隔离25人,坚持日报告制度,并且仅用一周时间就建立了类似北京小汤山式的集中救治点。经过隔离观察,全县无一例非典或疑似病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