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杨利伟——勇士出征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杨利伟——勇士出征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利伟——   勇士出征   本报记者 廖文根 贾西平 唐文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杨利伟——勇士出征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利伟——
  勇士出征
  本报记者 廖文根 贾西平 唐文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广场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组成。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今天,中国人将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是!”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了中国人的飞天之旅。(本报记者 廖文根)
  北京指挥控制中心
  10月15日凌晨,夜色还笼罩着北京。位于西郊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早已灯火通明,中国载人航天历史崭新的一页将在这里翻开。
  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控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指控大厅里,4块面积为48平方米的巨幅液晶光阀大屏幕上,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不断变换着数据和图像,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各测控站(船)此起彼伏的报告声,使人明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8时5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控大厅里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起飞!”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飞船按照人们的安排,一步一步升到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发射后约10分钟,大厅里又传来报告:“船箭正常分离!”
  此时,29岁的总调度申敬松果断地下达了帆板展开的命令。这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采用透明控制方式向“神舟”五号飞船发送的第一个关键指令。
  9时20分,任务指挥部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顿时,指控大厅里掌声雷鸣。
  9时25分,指控大厅的技术人员再次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了沟通:“‘神舟’五号,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的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感觉良好,完毕!”此时,指控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优美画卷,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贾西平 唐文俊)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