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碘缺乏病依然威胁西部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碘缺乏病依然威胁西部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体育)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碘缺乏病依然威胁西部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一代甲、二代傻、三代'...

碘缺乏病依然威胁西部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体育)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碘缺乏病依然威胁西部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一代甲、二代傻、三代断根芽”,这首民谣真实地描述了碘缺乏病造成的严重危害。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许多人至今仍不明白:碘盐,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重庆,不少农民拒绝使用碘盐腌制榨菜,因为他们认为,使用碘盐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榨菜的品质和口味;在甘肃,一位贫困的家庭主妇只知道碘盐比土盐干净,却并不知道碘盐对家人和孩子意味着什么;在新疆,许多农民和他们的祖辈一样,习惯用土盐溶化后的盐水烹调菜肴……
  从全球来看,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成就举世瞩目。2002年,我国居民碘盐覆盖率为95.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8.8%,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15%和48.9%,基本达到了国际组织提出的标准。
  然而,碘缺乏病依然威胁着我国西部地区。据2002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资料显示,西部地区碘缺乏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纠正。因此,专家指出,西部将是今后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重点和难点。
  一茶匙碘需要一生来补充
  据测算,人的一生需要的碘不超过一茶匙。
  然而,就是这一丁点的碘,却需要人类持续地在食物中微量化补充。所以,食用碘盐是最省事、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
  科学家认为,在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富碘的成熟土壤被大量冲走,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碘缺乏。随着自然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自然环境中的碘缺乏状况将长期存在。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碘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症候群,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耳聋、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其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和脑发育不可逆的损伤,因而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碘缺乏病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位可以预防的智力残疾。
  黑龙江桦川县集贤村曾是有名的“傻子村”。20世纪70年代,这个村庄由于环境严重缺碘,几乎家家有病人,许多人家有两三个甚至五六个傻子,全村缺粮短烧,啼饥于室,惨不忍睹。当时,全国有许多像这样深受碘缺乏病危害的地方,而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
  1990年9月,联合国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明确提出了全球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我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这为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奠定了法律基础。1996年,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我国开始推行食盐生产、运输、批发许可证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碘盐的普及。到2002年,我国碘盐生产能力为818万吨,完全满足了居民食用碘盐的需求。同时,全国建立了碘缺乏病监测系统。
  知识缺乏比碘缺乏更可怕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省、市、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约有7.2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
  2000年,全国24个省、市、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是,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重庆、海南7个省、区、市尚未消除碘缺乏病,而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盐业资源。仅青海省就有大小盐湖200多个,盐储量可供全世界人口使用一个世纪。长期以来,西部居民习惯自行挖掘或以物易物获取食盐。同时,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原因,碘盐运输成本较高,碘盐供应网络难以覆盖所有居民。
  但是,导致西部碘缺乏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健康知识的缺乏,而知识缺乏往往比碘缺乏更可怕。2002年,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组在部分学生和家庭主妇中开展了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个尚未实现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市、区中有5个学生组平均分低于及格水平,而家庭主妇的平均分更低。由此可见,普及碘缺乏病知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宁夏是一个偏远落后地区,但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却走在了前列,其重要经验就是,在社区广泛开展碘缺乏病健康促进活动。他们动员宗教人士宣讲碘缺乏病知识以及食用碘盐的好处,并在清真寺里组织教民观看录像、参与碘盐和非碘盐的测试游戏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教民说:“如果早知道土盐的危害这么大,说什么也要吃碘盐。”
  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舒延清教授指出:环境缺碘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一旦停止食用合格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健康的起点,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加强科普教育,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而不懈努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