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有感于“群众利益无小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有感于“群众利益无小事”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有感于“群众利益无小事” 梁衡   7月1日,在中南海怀仁堂聆听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一句“群众利'...

有感于“群众利益无小事”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有感于“群众利益无小事”
梁衡
  7月1日,在中南海怀仁堂聆听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一句“群众利益无小事”,使我浮想联翩,心绪难平,有情感之动,也有理论之思。
  首先联想到的,是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一次讲话。他说:“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红军时期,现在似乎已觉遥远,那时我们党只是星火一点,正待燎原。靠什么?靠关心群众利益。当时最大的利益是给农民土地,所以称之为土地革命,一切服从革命战争。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也没有忘掉群众利益,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革命大目标是和群众利益紧紧连在一起的。每当有一批群众翻身,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根据地就扩大一片,革命就这样成了燎原之势。
  长征之后,我们党在陕北寻求立足,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政府。当时条件极为艰苦,一切为了抗日,但这也不能忘了群众利益。我又想起一个关于毛泽东同志的故事。一次陕北天降大雨,雷鸣电闪,劈死了一头毛驴。一农民说:“咋不劈死毛泽东!”边区公安局认为这真是反动之极,就把他抓了起来。毛泽东同志闻讯后却说:放人,他这样说必有其中的道理。问之,原来是边区农民负担过重。毛泽东同志就下令将公粮20万担减至16万担,又听从民主人士李鼎铭的建议,精兵简政。群众利益保证了,边区渐渐发展壮大,直至抗日胜利。
  这两个故事说明:要得天下,先得民心。这是社会历史之大理。不只有共产党如此,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如此。《三国演义》里刘备在曹兵紧追不舍时,仍携百姓同行;曹操则明令践踏庄稼者斩,他的马惊了,踏了庄稼,他就拔剑自刎,部下夺剑相劝,他就割了一段头发代替。有人说,曹、刘的举动是假意为之,是一种姿态。但这至少说明他们懂得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其汪洋;民利如山,寸土累积成其巍峨。赢得民心的过程,也就是成就事业的过程。问题的关键就看得天下之后能将这个理念坚持多久,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
  共产党是准备跳出这个周期律的,党的宗旨明确表明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共产党宣言》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但这个理想实现要有一个漫长过程,其中还有许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夺权靠民心,掌权也靠民心。政权之长短,是一种吸引民心的竞赛。所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及时提出“两个务必”的忠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不久,胡锦涛同志就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掌权和夺权不一样。夺权是由无到有,天下之心,寸寸收之,日积其功,如履薄冰;掌权是江山在手,民心如海,日取一滴,不知其竭。所以,无数个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都“成也民心,败也民心”,跳不出这个圈子。只有共产党敢挑战这个怪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充满自信地对黄炎培说:我们找到了一个新办法,就是人民民主。邓小平同志说,办事之前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但值得警惕的是,我们现在的干部多是接过现成江山的人,没有“寸寸收心,如履薄冰”的经历,倒易生“民为我用,用之不竭”的轻心。虽民心如海,滥取一滴,就起狂澜;纵权重于山,错施一寸,即无威信。为群众谋利益不是小事,如果损害群众利益,就更不是小事。
  不为人民谋利益,不可能得到政权;掌权后不继续为民谋利,不可能巩固政权。而共产党本没有什么私利要谋,它的夺权、掌权都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和政权兴衰存亡的根本性因素。这个规律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只能自觉地顺从它。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