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后,如何保障他们现在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浙江:让“失地农民”有保障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后,如何保障他们现在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浙江:让“失地农民”有保障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农民承包的'...

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后,如何保障他们现在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浙江:让“失地农民”有保障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后,如何保障他们现在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
浙江:让“失地农民”有保障
本报记者 袁亚平
  52岁的莫林娣,左手捏着小巧的手机,右手指着家里的装修向记者介绍:“我们这套120平方米的新房是三室两厅两卫,还有一套75平方米的新房留给儿子结婚用,另外还有一个车库。我和儿子承包农贸市场,丈夫开汽配店,女儿开家政公司,一家从农民全变成居民了,生活过得开心呀!”
  一辆黑色尼桑轿车驶来,儿子来接她了。她熟练地打开车门,一坐进便按下车窗,向我们挥手告别。看着远去的轿车,我们不胜感叹,这就是浙江的“失地农民”?!她虽然不能代表浙江所有“失地农民”的境况,但像她这样的也不在少数。
  在一旁的杭州江干区范家社区党委书记戚传富说,这里20多年来被征用土地1000余亩,至今已无耕地。从2002年6月起实施撤村建居,全村711户农民变成了居民,经统一规划,一期建造了25幢多层住宅,安置了220户,二期也已规划好,全村的“失地农民”都将过上新生活。
  秋阳高照。记者的采访本上多了爽朗的一页。
  全省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生活有基本保障,再就业有优惠、有援助,就业技能有培训
  今年8月28日,浙江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省长吕祖善说:“对被征地农民,要通过构筑相应的保障制度,建立起长效帮扶机制。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找路子。”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提出自2003年起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今年5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之后,全省11个设区市中已有10个市,以及绍兴、诸暨、浦江等20多个县(市、区)就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对象、保障资金管理和就业以及相关工作出台了实施细则。
  记者仔细翻阅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在一些重要段落下划出杠杠:“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一般可先实行基本生活保障方式;也可实行基本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办法;少数地方有条件的,还可直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由政府、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个人共同出资筹集。政府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可先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等政府性资金中列支;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承担70%,从土地补偿费、征地安置补助费中列支和抵交。
  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可到所在乡镇(街道)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享受与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同等的优惠和援助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被征地农民培训券制度。
  今年年底前,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都必须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11个市的市区和每个市至少1个县(市、区)开始实施。”
  “失地农民”有了充分保障和实惠:补偿安置费可存放在工业区投资公司委托保值增值、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村里给予生活补偿、安置的房子增值、就业机会增多
  绍兴县马鞍镇皋合村党支部书记徐阿羊指着那一片田野:“全村200多亩土地已被征用,村民怎么办?”他拿出一沓问卷向记者介绍,征地前对村民作了问卷调查,县、镇政府和村制定了充分保障大家利益的政策措施,大多数村民要求今后有养老保险并帮助就业。
  皋合村每个16周岁以上的村民只要一次性出2300元,村集体同时对每人补贴4700元,就可以参加县里统筹的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光凭这,到年龄后每个月就可以拿到220多元养老金。村集体从这次征地所得700多万元收入中拿出400万元,参股建设标准厂房供出租,年租金约20多万元,村里留一部分后,全部量化到个人,这样人人持有股份,每人每年可分红450多元。
  记者在另外一个大村杨望村看到的情景更为典型。村里918户,2485人,1680亩土地已被征用,村民全部“农转非”。
  村民钟阿古带记者到他家看:公寓楼、电子门、电话、彩电、立式空调、煤气管道……一点不比城里人差。他算了一笔细账,村里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可在五个方面得到保障和实惠:一是每人补偿安置费自愿存放袍江工业区投资公司实行委托保值增值;二是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三是村里给予生活补偿,这样,每人每年净收入2240元;四是安置的房子大大增值了,多余的房子还可以出租,现在他的房产价值已达80万元;五是就业机会多了,儿子就在工业区的一家大企业当机修工。
  杨望村党总支书记袁利生笑着对记者说:“袍江工业区建成后,老百姓确确实实有实惠,一年的钱拿起来真不少。我村去年人均收入6670元,村集体收入55万元,还有1000多万元存在那里保值增值。我这个书记日子好过多了。”
  祖祖辈辈从土里刨食的农民,今天转换了身份,住公寓,进工厂,开店铺,跑买卖。老年人免费体检,结伴外出旅游。他们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享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现代生活。
  免费培训农民就业:按每人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由政府承担培训费,凡是“低保”对象、残疾人、欠发达乡镇农民、低收入农民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及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一律免费
  常山县招贤镇免费为农民办了电脑培训班。家住大麦坞村的村民徐金峰,每天提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赶10多公里的山路到镇上学习。这台电脑是去年底回国探亲的女儿送的,他不会摆弄,就一直放着。现在他当成了宝贝,天天抱着。20多天的培训班结束了,他能上网了解市场信息,还时不时地给国外的女儿发电子邮件。
  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市,正在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从今年开始,每年培训5万人,5年培训25万人。按每人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由政府承担培训费,市、县(市、区)财政从土地出让金、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农业、人事劳动、科技、教育等部门和乡镇积极筹集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凡是“低保”对象、残疾人、欠发达乡镇农民、低收入农民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以及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一律免费。
  记者在经济发达的绍兴采访时,所见所闻尤感振奋。
  今年7月,马鞍镇为失地农民办起了第一期免费培训班,100多名农民争着报名参加。经过一星期培训,绝大部分的农民都被当地的一家印染厂招用了。镇里根据当地用工需要,就筹办第二期培训班。
  在柯桥成人技校,已开设了缝纫、印染、园艺、摩托车修理等20多个专业培训班,有2000余名失地农民掌握各种技能后重新就业。
  记者在袍江工业区社会事业局了解到,到今年7月底,区内斗门、马山两镇已有4.37万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其中76%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经抽样调查,愿意培训的劳动力约1.33万人。工业区开始免费对他们分期分批培训,主要工种为服装缝纫、整烫、维修电工、计算机操作、烹饪、餐饮服务等。
  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对记者说:“要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提高农民,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他们转变观念、增强技能、提高素质,这是转移农民、保障农民的基础;转移农民,就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最大限度地使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促使农民变职工,村民变市民,这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保障农民,就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有保障,这是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保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