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把脉消费三人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把脉消费三人谈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再次显示了消费迸发的强劲热力。我们现有的消费能力究竟怎样?扩大消费究'...

把脉消费三人谈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再次显示了消费迸发的强劲热力。我们现有的消费能力究竟怎样?扩大消费究竟“卡”在哪儿?年初确定的消费增长9%的目标能否实现?请看三位权威人士的回答——
把脉消费三人谈
本报记者 龚雯
  商务部部长助理  黄海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 江小涓
  对消费还是不够重视
  记者:目前投资马力开得很足,消费却显然不旺。消费这驾马车为什么始终跑不快?
  姚景源: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长期沿袭“重投资、轻消费”的路子,消费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被商品短缺所掩盖。20多年来,我们对消费的认识虽有改变,但仍不够重视。1995年我国买方市场完全形成,而消费并未成为经济循环的起点,有效需求不足日益凸显。亚洲金融危机后,为应对外部冲击,我们进一步扩大了投资,与此同时,消费与投资的比例愈加失衡。眼下,扩大消费比增加投资更迫切,只有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升至首位,经济才会健康运行。
  黄海:我认为国内总消费呈现“三低”特征。一是10年来总消费率稳中走低,平均不到60%;二是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三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消费率水平偏低,相差近20个百分点。
  江小涓:在某一时期投资占的比例高一点,这很正常,但如果消费率长年偏低且偏低幅度较大,就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投资增加导致产出增加,而消费环节没有同步跟上,造成生产能力和商品大量过剩、银行呆坏账明显增多等。
  黄海:目前尽管收入增幅减缓,但全社会储蓄和投资倾向增强,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消费需求差别增大,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距离都在拉大,一些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商店滞销,而在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却很低。
  制约消费升级因素依然较多
  记者:自去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这是不是意味着多年困扰我国经济的消费难题有望缓解?
  黄海:当前城乡消费结构整体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受医疗体制改革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居民用于医保、教育的支出增加,比重上升。收入提高后,重视教育投入是件好事,但在广大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当中,教育支出已成最大的一项被动性支出。二是住、行消费比例偏低。2002年,城乡居民用于住、行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住行支出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非商品性支出比重扩大,商品性支出比重缩小。说明在我国城乡消费结构产生积极变化的同时,现阶段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具有很强的离散性。
  值得注意的是,制约消费升级的因素依然较多。一些居民有能力消费,愿意消费,但是也难以消费或不敢消费,其中有些是由于不合理消费政策的限制,使居民在用电、买房、购车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门槛较高;有些是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要,消费服务落后;有些是由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欺诈消费者现象时有发生,抑制了消费欲望。
  姚景源:结构升级是现在和今后消费领域的根本表征,升级的拉动催生出更多的新增长点。但从温饱过渡到小康,全面启动新型消费还需一个过程。
  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扩大消费
  记者:消费动力不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对此怎么看?
  江小涓: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对消费需求有明显影响。加快服务业发展对扩大消费、提高消费率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人们的需求向房地产、批发零售、旅游休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迅速拓展,这都需要服务业加速发展。从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总产出中转化为最终消费的比例仅为12.5%,而三产这一比例为41.2%。可以说服务业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经济总量中消费比例的扩大。
  姚景源:服务业是就业密集的行业,服务业落后,首先影响就业,进而影响消费。今年上半年,我国二产增幅11.6%,同比高出2个百分点,而三产增幅仅4.2%,同比还下降2.4个百分点,并且多为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服务业目前在国内尚处萌芽状态。
  江小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促进竞争。金融、电讯、铁路、航运、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行业,还有不少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进入的状态,竞争不足导致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其次,规范行为对服务业的发展十分紧要。如果缺乏诚信,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心存疑虑,潜在需求就不能转化为现实。此外,在政策上应予鼓励,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导向,但也离不开适当扶持。
  应继续增加居民收入
  记者:我国人均GDP已超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行说法,这正是消费水平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现阶段亟需落实哪些最有效的措施来拉动消费?
  黄海:我认为应继续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这将大大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政策中,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培育和扩大新兴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理顺鼓励消费的政策,调整供给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延伸服务领域,同时切实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扩大消费营造好气候。
  江小涓:我觉得还要注重形成有利于投资健康增长的体制环境,通过抑制各种脱离最终需求的投资冲动,增强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能力。
  全年消费增长目标能够实现
  记者:年初我国确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是9%,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黄海:应该看到,制约全年商品市场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包括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储蓄倾向过强而消费意愿不足,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支出预期过于刚性,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的增加等。
  下半年以来,上下各方在救市兴市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8月份商品市场出现可喜回升。现在非典期间积蓄的部分消费能量快速释放,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家用轿车等政策措施及时出台,物价回升也有利于市场销售额加快增长。自9月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进入传统的黄金季节,尤其是“十一”黄金周消费带动市场旺销。初步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增长9%的目标,增速高于去年水平。(附图片)
  最终消费率走势(1991年—2002年)
  居民收入增长率走势(1989年—2002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