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载人航天蓬勃发展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载人航天蓬勃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载人航天蓬勃发展 庞之浩   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即将升空。这预示着中国将成为世界'...

载人航天蓬勃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载人航天蓬勃发展
庞之浩
  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即将升空。这预示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探索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梦想,中国的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便反映了人类的这一愿望。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的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这样描写: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是,万户飞天得到了世界公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经过人类祖祖辈辈的不懈努力,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终于率先登天,拉开了载人航天的大幕。现在,参与载人航天的国家越来越多,载人航天器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所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大量的事实表明,载人航天可以帮助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尽管人类在短期内不会看到明显的效益,但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长久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1957年人类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也没想到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卫星会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三个方面有很大差别,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激增等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而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除了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外,还对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大大推动科技的发展。
  例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实施,使美国产生了液体火箭、合成材料和计算机等一大批高度发达的工业群体。后来,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遥控作业等技术又转移到其他领域,带动了科技的整体发展与工业繁荣,它的应用效益远远超过了“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另外,载人航天技术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提升,并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可以相信,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关注。与此同时,载人航天的发展还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载人航天所具有的巨大军事潜力也不容忽视。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并可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
  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为准备阶段,此后至今为发展阶段。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东方一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始。截至2003年4月底,全世界共进行了240次载人航天飞行,共951人次。原苏联的阿夫杰耶夫上天3次,飞行747.6天。原苏联的波利亚科夫保持着438天的在轨持续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年龄最大的航天员是美国的格林,77岁。俄罗斯的索洛维耶夫共出舱16次,累计时间77小时41分。
  准备阶段的任务主要有3项:一是造出可靠性高的运载工具,因为进入九霄云外必须克服地球的强大吸引力,而且茫茫太空没有空气,用飞机是无能为力的;二是研制能仿造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它比无人航天器如卫星要复杂得多,要有许多特设系统,有合适的空气成分、温度等,以满足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三是弄清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因为载人航天器上狭小的生活环境和失重,火箭推进形成的震动、噪声和加速度等直接威胁人体的安全,为人类所不适应,所以必须找到有效的防护措施。苏美曾先后把小狗和猩猩等送上太空进行实验,为载人航天做好了医学准备。
  载人航天的发展阶段是沿着载人飞船、试验性空间站、实用性空间站、航天飞机和长久性空间站的道路前进的。现已先后研制和发射了8个卫星式载人飞船型号,1个登月载人飞船型号,6个试验性空间站型号,2个实用性空间站,1个航天飞机系列型号,2个长久性空间站型号,1个航天飞机机载空间实验室型号。
  现在,载人航天器已由试验性过渡到实用性和研究性,并具有国际化、大型化的特征,目前正在由16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就是一个典型(见题图)。今后人类还将建立空间基地,使载人航天器向生产性和服务性方向发展。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