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25万农牧民人均增收350元
第2版(国内要闻)专栏:
通辽225万农牧民人均增收350元
本报呼和浩特12月24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堆成小山一样的黄玉米、红干椒,映照着喜获丰收的内蒙古通辽市农牧民的张张笑脸。通辽市在经历连续4年干旱之后,今年农牧业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市225万农牧民人均增收350元。
通辽农牧民增收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畜牧业带动大农业结构调整。全市粮食总产34亿公斤以上,新增奶牛5.4万头,新增养鹅1500万只、肉牛120万头,育肥牛出栏30万头,羊存栏300万只,生猪275万口,这些可使农牧民人均养殖收入达800元。二是农副产品得到加工增值。今年开工的蒙牛鲜奶、科尔沁乳业等加工项目共计7个,对鲜奶、肉牛、生猪、白鹅、玉米、蓖麻、红干椒等进行加工,加工转化率接近一半。两年后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可达到70%。三是市场调节,粮价惠泽。今年通辽农产品价格多数上扬,玉米价格每公斤比去年增加0.04元,大米每公斤增加0.3元,红干椒价格上涨3倍左右,杂豆杂粮价也上涨了60%。四是今年出台的售粮直接补贴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出来,农民售1公斤粮食,就能得到国家0.05元至0.06元的直接补贴。五是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增加。今年,通辽农牧区劳务输出由去年7万人增加到20万人,实现收入5亿元。
昨日全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