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第10版(当代军事)专栏:说句心里话
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齐善兵
戍守西北十四余载,是我一生的财富。我曾自豪地说:没有西北戍边的日子,就没有我的诗。
我喜欢诗,尤其是边塞诗,梦想像王维、岑参等唐代诗人一样走马塞垣,激扬文字。所以,那年家乡征兵,我一听说是到新疆去,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大漠塞垣,我从农场种地、机场站岗开始,一干就是十多年。其间,我写下了大量的诗。最初的诗,投出去的总是泥牛入海。我不解。一位编辑回信说:“贴近时代,贴近心灵,言其所言。”我信而行之,走出以自我为表现对象的小屋,走进戍边军人的大爱之旅,用心去感悟他们的苦与甜、荣与辱、得与失,努力挖掘他们的精神之矿。全军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获得者高华瑜,在海拔42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和“眼见风来沙旋移”的大漠,渴饮寒雪、饥餐黄沙19个春秋,尤其在与妻子长达10年之久的相思中,自觉把个人甘苦的砝码压在为国戍边一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住在部队附近的一位老红军,解放初随军进疆,走戈壁、穿大漠,一直打到和田。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就地脱下军装屯垦,在晨起沙封门的大漠农场整整耕耘了40多个春秋。最后,几个儿女也像他一样红柳般扎根农场。有次采访,我问他:“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守在边疆,后悔过吗?”他平静地说:“后悔?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边疆的建设,看着边疆一天天繁荣强大,你说后悔不后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次次洗礼着我的心灵,一遍遍浸润着我的诗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诗集《为爱情点盏灯》,集中反映了身边的战友为国守边关的铁骨柔情。著名诗人林莽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每一位有所贡献的诗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群体和时代而写作。他的诗歌一定表达着他们的声音。礁石(作者笔名)以一个戍边战士的诗歌,为我们留下了上世纪90年代军人的心声。”
10多年的戍边日子,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为文,还是为人,都要与时代、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连。也只有把自己的理解以及所进行的不懈奋斗,都庄严地写上祖国的名字,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前不久,一位已故首长的儿子,军校毕业离京前去西北部队报到时,我对他说:“选择西北,选择边疆,你的生命从此会与众不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