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第3版(国际) 专栏: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本报记者 黄晴 '...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第3版(国际)
专栏:

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后记
本报记者 黄晴
  在采访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感受:
  按照国际通行模式,与外国互建文化中心是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产品的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国力昌盛的时代,也是最具开放胸襟的时代。目前,中国经济的外向程度已相当高了,中国的产品正在走向世界,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整个产品链条中,许多中国产品仅处于加工环节,获得的附加值很低。许多中国产品一是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缺少知名品牌和中国文化内涵。中国需要在这两方面加强工作。对国家而言,加强对外文化工作的整体布局和安排,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政治上需要,经济上也需要。
  必须要有对外文化交流的良好国家政策环境。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说,主张政治多极化、经济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中法两国的共识。有了这样的政策共识,文化交流上就如鱼得水。在马耳他和埃及,人们认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认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因而对中国文化也持欢迎和接受的态度。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一定不可有霸气,不可有文化自大,这方面,有的国家是有教训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包容性和亲和力,采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交流态度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晚会上,中国艺术家表演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融当代创新于传统形式之中,清新可人,对当地观众很有吸引力。最后,当中国艺术家以传统民族乐器演奏马耳他著名民歌时,在场观众的情绪则达到高潮。这说明两点问题,一是自己的文化产品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韵和较高的水准才能为人接受;二是只有尊重对方的文化,才能赢得对方对自己文化的尊重。
  要按照文化的特殊性做工作。文化是一种浸润性力量,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下水磨功夫,不能急于求成。几个在中国文化中心工作的同志均认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特点是细水长流,活动规模不可能过大,但要活动不断、活动规范、活动有效。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文化窗口和阵地,要打“持久战”。在不同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面对不同的驻在国国情,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要及时总结,有效就及时推广。要求真务实,力避浮华,不为一时场面耗费过多资源。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刚刚启动,在争取马耳他政府和主流社会支持和参与上效果明显。巴黎和开罗的中国文化中心启动不足一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根据不少法国人喜爱中国文化的特点,借助当地友好力量和华裔人士开展活动,很适合当地人的文化品味。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日常工作走上轨道,汉语教学已规范进行,推介汉语的展览和活动有声有色。
  对中国来说,在国外建立中国文化中心还是一个新事物,会有一个较长的摸索试验阶段。文化中心的基本功能是文化活动、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三位一体,涉及政治、经济、贸易、旅游、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许多范畴。上述范畴在国内属不同的归口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统筹和整合的机制,才能避免部门分割可能造成的内耗和浪费。此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布局设点、运行机制、人员组成及本地化问题、资金保障的方式方法等也需要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海外华人较多是中国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有利条件和资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途经伦敦,当地华人连续两年在伦敦中心广场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参与者达十多万人,影响颇大。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和当地华人积极配合,形成推介中国文化的品牌。在法国,有华裔人士取得相当大的专业成就,成为法兰西国家院士或专业院士,如朱德群院士,他认为自己的艺术成就和中国文化根底关系很大。他们的成就也可视为中国文化的成就,应乐观其成,积极推介。
  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看,经济起飞到了一定阶段,国力达到一定水平,对外文化工作便具有了更大的迫切性。应该说,中国现在已到了这一阶段,对外文化工作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对外文化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费(孝通)老最近提出了一个“文化自觉性”概念,记者感觉,中国人不管做什么,都应有一种大文化观,有一种文化自觉性,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同中华文化的存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练好了内功,做出了好东西,让世界近悦远来,就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光大中华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下)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