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化的历史机遇——南京市江宁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纪实
第3版(国际)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面对城市化的历史机遇
——南京市江宁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纪实
顾兆农 龚永泉
前不久,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在南京市江宁区举行。来自江、浙、沪等16个城市的市长及大量客商、记者云集江宁,不少与会者惊讶地发现,不经意间,一个初具规模的南京新城区已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客人们在这里看到,一片片造型考究的住宅群,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将军山下和百家湖畔,如此美景家园,让人赏心悦目。
现在,江宁房地产已经成为南京房地产市场上一个颇具吸引力的热点板块,江宁更成为投资者钟情的一块热土。
也就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城市化的历史机遇,使江宁搭上了发展的特快车,昔日的郊县、乡下,正日益成为南京的新城区,越来越多的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市民住到了江宁“乡下”,越来越多的江宁农民变成了南京市民。
江宁原是南京近郊的一个县,面积1567平方公里,人口76万,2000年12月撤县设区。
过去的江宁县,在江苏的县(市)中经济总量一直在中游徘徊,财政收入名列20名左右。然而,去年该区的财政收入已列居全省同级财政的第七位。目前,江宁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达18.4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152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6家落户江宁。江宁已今非昔比。
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问题累积起来就全是困难
区委书记王建华1996年调到江宁工作时,江宁的各项工作虽然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江宁县委一班人认识到,小发展是大困难,大发展是小困难;不发展,问题累积起来就全是困难。
如何发展?这几年,江宁人没坐等投资上门,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坚持综合发展的模式,即科技、工业、贸易、城建、教育、现代服务业等全面规划,全面发展;在南京率先将开发区定位于新市区,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运作开发园区;坚持用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定位,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战略,城市化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坚实。
要发展就必须追求高目标、高定位,以目标定位来引导发展。比如,过去江宁的财政收入在全省排20位左右。在发展中,江宁不断抬升自己的目标,每年都有大幅增长。1998年,江宁的财政收入接近4亿元,2000年则达到了8.18亿元,2001年财政收入又快速上升到14.88亿元。去年全区的财政收入突破了22亿元,今年全区的财政收入可望突破35亿元。
江宁实际利用外资前年是2亿美元,去年完成了4亿美元,今年南京市下达的任务是6亿美元,而江宁自加压力,争取完成8亿美元。今年1至7月,仅江宁开发区,就累计引进外资项目66个,完成合同外资同比增长65.12%,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82.97%,实现财政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2.88%。
江宁原来是一个小县,县城面积只有4.2平方公里。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江宁已经拉开了70多平方公里的新市区框架,573平方公里的控制规划已经编制。
高起点地编制发展规划,用南京新市区的品牌来汇聚各种建设要素。
建设高科技花园城市,打造江苏最大的知识创新基地
“建设高科技花园城市,打造江苏最大的知识创新基地”,这是江宁人给自己发展的最新定位。江宁是南京“三大新市区”和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带。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江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实施新的发展目标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为江宁实施新的发展定位提供了智力支持。南京有40多所高等院校,600多家研发机构,各类科技人才30多万,两院院士71人,南京是我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型城市。江宁通过建设知识创新基地,着力打造一流的创业载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努力使其成为南京科技人才资源释放能量的宝地,以及吸纳全国科技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热土。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江宁实施新的发展定位提供了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江宁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力二次设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这里的熊猫、南京普天、爱立信、统宝光电、西门子等大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积聚优势,IT产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近50%。以南汽与菲亚特合资的南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为主体,以日本丰田、江苏东华等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为依托的汽车产业布局,在江宁已经形成。目前,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国内大型著名电力设备企业,已把生产和研发中心陆续迁到了江宁,江宁大学城的建立,20多家研究机构相继入区,南京IT产业园、东大科技园、江苏软件园等一批高科技园区正在加快建设。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江宁实施新的发展定位提供了载体和平台。秦淮新河、牛首河、百家湖、九龙湖、高湖等交织而成的水网,东山、竹山、翠屏山、将军山等如绿色翡翠点缀其间,形成山环水绕、湖光山色的生态自然景观。这种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为建设高科技花园城市奠定了基础。
目前,江宁科学园、华商科技园和江宁大学城相继建立,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和高科技项目入园进区。江宁区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的同时,加大引智的力度,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开发区与江苏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联办的江宁科技创业中心已初显成效。5万平方米的具有星级标准的新科技创业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通用磨坊等企业的研发中心纷纷迁入开发区。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园、南京纺织科技工业园和南京机电产业园3个高科技园的“区中园”也正在建设中。去年6月,江宁开发区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富民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是手段,富民才是目的。少数人富裕了,不是富民,大多数人富裕了,才叫富民。
王建华同志说,不能靠牺牲群众的利益去换取经济发展,做事情首先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使当地的农民群众能够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富裕起来。
王建华还谈到,江宁虽然撤县设区,但是县情没变,仍有大多数地方是农村,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富民的任务艰巨。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村在城市化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变。因此,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江宁必须研究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仅靠传统的粮油种植业,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增收问题的,让农民增收,必须研究农业结构的调整问题。为此,江宁请了一些院士和农业专家帮助研究“绿色江宁”规划。在这个长远规划指导下,江宁实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除少量的绿色大米和特种大米外,江宁基本上不主张再种植稻麦。江宁依托5个奶业集团,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奶牛公寓,目标是争取养10万头奶牛。农民每买一头奶牛,政府补贴650元,一头奶牛,农民大约能增收4000元左右。
现在,江宁苗木基地产品的市场情况非常好,花草、苗木供不应求。由于大力发展奶牛业,牧草的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近年来,南京城市近郊蔬菜面积下降。江宁抓住机遇,搞大型蔬菜基地,带动农民致富。江宁区还探索出园区带动乡镇的办法。大园区一般带动3到4个乡镇,原则上停止乡镇的盲目发展,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避免造成二次搬迁浪费。目前,园区带动乡镇进展很快,实行园区带动的几个乡镇,大量农民转移了出来,走上了非农的就业岗位。东善桥镇原来一些村集体收入还不到5万元。江宁开发区帮带东善桥镇之后,各个村的年集体收入都在80万元以上。近3年,仅江宁开发区就兴建了6180套农民复建房,确保拆迁户第二年就能住上宽敞、漂亮的公寓房。对于因征地拆迁而失去农田的劳动力,在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同时,积极安排就业,截至目前,已经安排市容环卫、园林建设等就业岗位1385个,进区企业吸纳3400多名农转非人员上岗就业。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待遇问题,江宁开发区范围内各村的87000多农民,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仅今年,江宁区就投入1.3亿元,解决水利堤防问题。
王建华说,与过去相比,江宁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江宁还有很大差距。江宁的目标是,“以江阴为标杆,奋战5年,进入苏南第一方阵”,对此,江宁人充满信心。(附图片)
江宁区百家湖住宅区远眺
江宁凤凰广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