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无价之宝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无价之宝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无价之宝 瞿立槐   孩提时代,就隐隐知道,我们瞿家园藏着一件珍宝。这也不奇怪,瞿家园是江海平原“东西七灶”第'...

无价之宝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无价之宝
瞿立槐
  孩提时代,就隐隐知道,我们瞿家园藏着一件珍宝。这也不奇怪,瞿家园是江海平原“东西七灶”第一大户,巍巍然三个大门,六十多间房舍,一色青瓦粉墙,画栋雕梁,能没有几件镇宅之宝?不过抗战以后,又听说,我们大园内最大的宝物,却是新四军留下的,这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是枪枝弹药,是绝密文件,还是军饷金银?于是解放前就缠着叔伯偷偷地问,他们总是笑而不答;解放后,就与小伙伴拿着竹竿遍地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个宝藏。
  我家大园东大门内,是“一进五堂”,第一进为大门堂,大门上漆着两人高的门神,房子高大威武,藏不了什么秘密;第二进是穿堂,轩敞庄严,为会客、祭祠之所,空荡荡、阴森森的,也不是藏宝之地;而第三进敞厅最为精致典雅,房上盖琉璃瓦,前挂六角宫灯,八扇屏门,均用大鱼鳞镶嵌而成,室内椅柜桌凳,均为红木镂空,连地面也全是水磨方砖。可是在这样一栋美轮美奂的华居后面的雨廊里,却堆砌着齐人高的柴草,我们几个混沌初开的小学生心生疑窦,乘着大人不备,便用竹竿在草堆里捅出个东西来。用手向里摸去,这东西冰凉、光滑,个头也不小。我们连忙跑去问知识最渊博、慈祥的五伯。五伯笑吟吟地说:“既然你们知道了,就把它请出来吧!”大家急不可待地去搬掉柴草,露出一个黑色的箱子。箱子大约三尺高,两尺多宽,微倾的盖子上,画着一对金灿灿的凤凰,两边立墙上,镌刻着两丛临风修竹。这样一个精美的箱子里,藏着什么稀世珍宝呢?听到五伯一声:“打开它!”我们争先恐后地掀开盖子,瞪大眼珠看着,却不认识。五伯笑吟吟地说:“这叫风琴,专门会唱歌。”我们问:新四军要这东西干什么?它又不会打仗!五伯说:“新四军用的东西,哪一样不金贵!”于是,他便讲起了新四军的故事。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的家乡——江苏省南通县杨港、严灶一带,是敌我双方相互拉锯地区。新四军粟裕部队、陶勇部队、梁灵光部队,常常驻扎在我们园上。每到部队来临之时,便是乡亲们的节日。一时间车辚辚、马萧萧、军民联袂演出一幕幕鱼水深情。如果赶上逢年过节,更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届时司令们总要举行盛大宴会,招待乡亲,宴会以后,还要进行大型文艺演出,扭秧歌、演话剧、大合唱……台上歌声如潮,台下掌声如雷。起先,没有乐器伴奏,他们想了个办法:让七个战士,每人身上披上白布,白布上写上了1、2、3、4、5、6、7七个数字,然后由一位琴师按动他们的头,战士们发出乐音,唱出了一曲曲歌儿;后来,有一位富商的公子投奔新四军,带来了这架风琴,官兵们如获至宝,演出也如虎添翼。据说它曾辗转大江南北、大运河东西,经历大小战斗几十次,沐浴过血的洗礼。那年由于军情太紧急才割爱藏匿于这里,落户瞿家园凡十二年!
  此后,我的小学生活,就与这架风琴联系在一起。放学以后,大家就弹琴取乐。虽然,那时,我们还不知什么宫商角徵羽,也弹不出跌宕起伏的旋律,然而,“未成曲调先有情”,每当按下琴弦,我们耳畔,就会响起新四军嘹亮的军号声,一个个钢浇铁铸般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如在眼前……直到1956年,风琴才献给严灶小学。
  遥想当年,新四军军务紧急,行军时背着枪支弹药,抬着文件电台,推着小车大炮,非常艰苦,试问他们为何还要携带这笨重的风琴?答曰:我们新四军许多首长,比如陈毅,都是高瞻远瞩的儒将!他们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们要用这琴,昂扬军心,磨砺斗志,披靡敌顽!再者,人民军队里藏龙卧虎,群英荟萃,一个个多才多艺,剑胆琴心,战斗之余,弹吟一曲,不也占尽风流。
  遍观一部世界战争史,那些叱咤风云的将领,有的钟情佩剑,有的宠爱猎犬,有的痴迷战马……唯有共产党的军队,弹琴爱琴,他们把战斗的人生,当作瑰丽无比的交响曲;把残酷异常的战斗,当作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真是棋高一着,让他人难望其项背!
  今年是新四军建军六十五周年,细想当年新四军历尽磨难,四面受敌,却能东进茅山,渡江北上,七战七捷,写下了世界反侵略史上的辉煌篇章,从这架风琴上不也可以悟出点缘由?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