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抓出实效——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
第6版(国民经济)专栏:为了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确保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抓出实效
——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
本报记者 富子梅
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是今年下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并确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商务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7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作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牵头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工程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呢?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
记者:食品药品安全涉及生产、流通、监管、执法等各个方面,您能否介绍一下各部门是怎样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
郑筱萸: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这次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重点是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和市场准入两个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捣毁这类假劣产品的制售窝点,对无照食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整治。为此必须有效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共同行动,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讲,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农业部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以解决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为突破口,进行植物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整治。以严查“瘦肉精”污染为主线,进行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整治。以查氯霉素污染为切入点,进行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整治。卫生、质检、工商、商务等部门针对重点品种,在各环节建立索证、索票制度,监督检查企业建立完整的购销台账,保证各环节进货渠道合法,加强检测检验,确保货源质量安全。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力量重点对食品源头污染治理进行综合监督和检查,对重点品种整治效果作出评价。
对于市场准入,农业部根据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突出无公害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以自检为主的速测网络,对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等开展采收前检测和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开展检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监督各地今年内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1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50个。卫生部重点对学校食堂、餐饮单位以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监管和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食物污染物监测网络。质检总局围绕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包装、储运等方面进行审查,严格生产条件,凡不具备保证食品安全基本条件的企业,不准开业生产,凡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工商总局严格检查进入市场的食品质量,重点组织对粮、油、酒类、调料、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水发产品等食品及节日消费食品的专项质量抽查,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对食品广告的虚假宣传、标识违法使用等违法行为严格执法,监管到位。商务部建立具有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年底前在每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立一个样板市场。公安部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出现的重大案件提早介入,调查取证,坚决依法进行查处。
我们希望,通过整治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记者:在一些地方,生猪私屠乱宰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目前这方面的整治工作进展如何?
郑筱萸:针对生猪屠宰、流通中的问题,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成多个调查组赴江苏、上海、浙江、广东、黑龙江等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9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商务部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联合召开全国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发出《关于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肉品安全的紧急通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在集中整治中的职责、目标、任务和重点。肉品安全涉及到生猪屠宰及前后各个环节,即从养殖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加强综合执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打击与规范相结合的前提下,我们下决心综合治理,解决一些定点屠宰厂在审批、生产、检疫、卫生、环保等环节存在的管理把关不到位,某些地区对私屠乱宰和违法加工销售注水肉、病死肉打击不力的问题,力争解决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一方面违规肉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有规模、有信誉、有品牌、有实力企业的生鲜肉品流通受阻的问题。我们将对各地整顿定点屠宰场、打击私屠乱宰和肉食品市场准入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地方政府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失职人员的责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