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审视东南亚民族关系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0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审视东南亚民族关系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 审视东南亚民族关系 本报记者 温宪   当今世界愈见凸显的民族问题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

审视东南亚民族关系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

审视东南亚民族关系
本报记者 温宪
  当今世界愈见凸显的民族问题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有着约5亿人口的东南亚11国中,生活着约300个民族。东南亚各国间及国家内部复杂的民族关系导致该地区成为世界民族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日前,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将审视的目光聚焦于东南亚民族关系。
  参加此次研讨的专家学者常称东南亚为“世界民族实验室”。生态环境、族源、跨界民族、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毒品生产、冷战阴影及大国影响等因素都在盘根错节地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东南亚地区的华人族群自然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学者试图从民族学的视野审视东南亚华人族群,分析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共同特点,体察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内部差异,进而比较东南亚华人族群与欧美华人族群的异同,并探讨形成其差异的原因。
  在分析东南亚一些国家民族矛盾突出的同时,学者们也在探讨实现民族和睦的成功之道。有学者认为,新加坡便是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的范例。新加坡居民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四大族群组成,曾存在族际隔阂的诸多因素。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多元文化主义,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多元性的民族平等政策。同时,政府在语言和教育、宗教政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功实现族际和睦,各族在保持各自文化特征同时确立了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能够居安思危,通过营造“族际互信圈”等举措,有意识地加强不同族群之间的沟通和互信,进一步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局面。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马来西亚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也很有特点。有学者从政治领导与国族打造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马来西亚在国族打造过程中,没有采取强制同化政策,而是采取妥协与合作的做法。在此过程中,政治领导对马来西亚国族的打造发挥了重要影响。马来西亚领导人利用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正确处理各种族之间的利益要求,促进了马来西亚人对国家的理性和情感认同。
  另有学者以东帝汶问题为例,说明当前东南亚民族分裂的背后确有美国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的干涉是东南亚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东南亚国家没有如美国所期望的那样变得四分五裂,其原因在于它们对美国的干涉行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争。更有学者从对美国学者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解析出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其国内族群文化观对国际政治格局的解读,体现出其一元文化论在国内族群文化观和国际文明观上的统一。学者认为,亨廷顿的族群文化观源于美国族群理论中的盎格鲁—萨克逊优越论,其要旨在于主张用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代表的美国核心文化同化其他移民族群。在国际上,亨廷顿强调不同宗教文化的难以调和性,在理论上将其“美国核心文明论”演绎为与西方世界核心文化的一致性,并为美国的国际战略确定了根据文明差异区别敌友的原则。因此,亨廷顿坚持的一元文化论可能导致的西方文明普世原则,更可能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