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乃村的幸福生活
第1版(要闻)专栏:
果乃村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何聪
沿着一条小溪,走过尘土飞扬的机耕路,记者日前来到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最南端的果乃村。平均海拔3700多米的果乃村有5个小组,230户1049人。村党支部书记达噶指着挂在村委会二楼窗外的“西藏地区精神文明示范村”的奖牌,自豪地告诉记者,“光有牛羊不行,还要有文化。”
走进果乃村600多平方米的大礼堂,张贴在大礼堂墙壁上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条例、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制订的23条村规民约,让空荡的礼堂充实起来。这里也是村里的一支18人组成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出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果乃村每周组织村民学习,宣传党的政策,进行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破除陈规陋习等教育,开展争当文明村民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果乃村村委会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开展文娱活动入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提高村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村民物质、精神双富有。达噶告诉记者,果乃村多年来没有出现任何违法乱纪事件,村民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是与村里大兴精神文明建设分不开的。近几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村干部把群众引上富裕路。2001年,村委会投资4万元,建起了40多头牦牛的牧场,如今牧场牦牛已发展到74头。村委会还筹资9万元购买了一辆26座的中巴客车,每天跑一个来回泽当镇,年纯收入2万多元,村办实体让果乃村富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超过52万公斤,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多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60%的农户建了新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