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兼谈“海归派”和“本土派”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做中国“猫” 抓中国“鼠”——兼谈“海归派”和“本土派”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做中国“猫” 抓中国“鼠” ——兼谈“海归派”和“本土派'...

做中国“猫” 抓中国“鼠”——兼谈“海归派”和“本土派”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做中国“猫” 抓中国“鼠”
——兼谈“海归派”和“本土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邹东涛
  近几年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海归派”与“本土派”之说,也有人戏称之为“海龟”与“土鳖”。前者指从海外特别是从西方国家学成归来(简称“海归”,谐音“海龟”)的学者;后者指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从事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在本土“憋”出来(简称“土憋”,谐音“土鳖”)的学者。笔者本不赞同以派归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辛勤奉献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何必分派?但既然社会上已有了这个说法,不妨因俗借用,谈一点个人浅见。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大量学子出国留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外国学术思想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例如,当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国内财经类专、本、硕、博学生的必修课程。许多在国内学有所成的学者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解与掌握,与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同行相比,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无论手持“洋证”的“海龟”还是手持“土证”的“土鳖”,均有著述颇丰、造诣甚深者。
  回顾历史,自西学东渐以来,“海归派”代有其人。中国派出一代又一代留学生的过程,无论是被迫的还是自主的,总是不断地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从“夜郎自大”到“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从而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又一代的“海龟”们,无论是出于报效祖国,还是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客观上都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筑成了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快速通道。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海龟”们大大优化了中国的人力资本和人才市场结构,促进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通,归根到底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表明,“海龟”们的成就和对祖国贡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其学识的高低,更取决于其对中国国情认识和把握的程度。
  我国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但也绝不可夜郎自大。中华文明是一个开放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从域外各种文明中汲取营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更应注重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文明成果,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支持。就经济学而言,今天我们直接得益于悠久传统文化留下来的系统性遗产少之又少,其原因是古代缺乏经济学思想还是后人挖掘继承工作做得不够,这里暂且不论,应该说我们今天所用的经济学理论,从方法、概念到逻辑体系是“外来成分”居多。毫无疑问,“海归派”对引进当代学术思想特别是西方经济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要真正对“海龟”和“土鳖”作一番比较和评价并不容易,大体上只能这样说,二者之间至少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无论哪个时代,在本国学成者或从国外学成归来者,大多是以爱国之心报效祖国,同时也发展自我;其二,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固然有文凭的国别、级别等衡量指标,但最终还是应看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
  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想,他所说的猫一定是中国猫。由此,可以推导出另外一句“猫论”——做中国“猫”,抓中国“鼠”。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应着眼和立足于观察、分析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可以把“海归派”和“本土派”统一起来。“猫”者,立志为中国作贡献之仁人志士也;“鼠”者,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问题也。中国的GDP虽然已过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下来就排到世界100多位了。中国目前还存在多方面的经济社会问题(诸如下岗失业、市场秩序、地区差距、“三农”、腐败等问题)亟需解决。有些问题之“鼠”不仅多和大,而且顽固并反复孳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海归派”还是“本土派”,都是大有可为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