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来自何方
第9版(专页)专栏:
吸引力来自何方
查了一圈经济学词典,找不到“洼地”效应做何解。辗转找到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他说,“洼地”效应是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它,是指一个地方吸引投资的吸引力指数。
在中国版图上,河北滦县再出名,也是一个小地方。可是,小地方做出了大事情。滦县大力营造经济软环境,仅仅一年的时间,该县已引资74亿元人民币,37个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其中超亿元的就有13个。应该说,滦县上下,通过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洼地”效应。
在中国,能够被人称为经济“洼地”的地方不少。但很少有人会想起滦县。滦县的经济规模、经济积累和经济创新能力,显然不能同发达的县市比,其“洼地”效应指数也难望发达地区之项背。但是,滦县举全县之力,立足自身县域经济优势,着力打造经济环境,使其初步具有“洼地”效应特征,的确难能可贵。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稳步发展的好时代,许多地区都在竭尽所能,依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力争实现追赶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但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也不均衡,只有全国农村地区实现了现代化,才是真正的实现了现代化。所以,发展经济的任务依然繁重。
要发展,光靠自身优势不行,还要借力、借势。吸引外地投资者、境外投资者,无疑是最佳途径之一。不可否认,各地在吸纳外资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盲目引进,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甚至把一些污染项目引了进来;还有的地方,不切实际,定下高指标,甚至把招商引资同干部的政绩和奖罚硬性挂钩,造成虚假引资,引进资金和项目只体现在纸上……
凡此种种,都说明,招商引资固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但如何让本地区形成真正的“洼地”,是大有学问的。比方,税收和土地出让等政策的优惠,不能越过国家法定的底线;不能违反政策、没有原则地讲优惠条件;要正确处理和对待本地投资者和外来投资者的关系,不能伤了本地投资者的积极性;要处理好招商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提高已在和潜在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还要有一定规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
古人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谁都希望自己的地方早日成为经济“洼地”,但关键是,你要有塑造“洼地”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仓促地迈步,是要摔跤的;而能迈大步却走碎步,是过于保守的。其实,如何迈步,“度”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滦县的经验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