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澳羊命悬海湾
第3版(国际)专栏:新闻脉络
五万澳羊命悬海湾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眼下,5万多只澳大利亚羊正冒着烈日和高温在海湾的海涛中苦受煎熬。这批羊的不幸引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等地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强烈反应,他们连续不断的抗议示威活动矛头直指政府的牲畜出口政策。
8月5日,挂菲律宾国旗的荷兰商船“科摩”号载着5万多只澳大利亚羊驶离西澳大利亚州的弗里曼特尔港,乘风破浪向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进发。8月21日,“科摩”号抵达目的地。沙特方面派兽医上船检疫。兽医宣布,经初步检疫,30%的羊患口角疥癣病。根据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两国牲畜进出口协议规定,可以容许羊口角疥癣病的发病率在5%以下。如此高的发病率则意味着麻烦的开始。
“科摩”号上的荷兰经理乌鲁恩和随船的澳大利亚兽医对沙特兽医的检疫结果大为震惊,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乌鲁恩认为,船上羊的患病率远没有那么高;澳大利亚兽医则宣布,根据他的检疫结果,只有0.5%的羊患病。后来,沙特兽医把检疫结果修正为6%,最终还是导致沙特方面拒绝“科摩”号卸船,这笔活羊生意流产。
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农业部分别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基斯坦进行磋商,希望这两个国家能接受这批羊。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和价格问题,两国也先后予以拒绝。于是,这5万多只澳羊命悬海湾。
正当澳政府因这批羊的命运而面临巨大压力之时,海湾又传来4000多只羊死于船上的消息;也有消息说,“科摩”号简直就是一座流动监狱,船上环境恶劣,羊缺食少水,死亡数字已近6000只;更有人将“科摩”号的羊群运输与当年的贩运黑奴相提并论。尽管澳农业部说船上条件良好,只有200多只羊死亡,但澳全国畜牧肉类公司和动物保护组织抓住这一机会花大价钱在各地报刊上大作广告宣传,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结束漂泊海湾羊群的困境,并呼吁政府停止活羊活牛出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科摩”号引发的乱子尚未收拾停当,“科威特”号又于8月24日清晨驶向维多利亚州的波特兰港,准备装羊。动物保护主义者按捺不住,在港口附近的所有通道和进入港口的航道举行
大规模陆地和海上抗议活动,阻止运羊车辆进入港口,数十名抗议者或踏舢板,或乘橡皮艇把“科威特”号拦截在海面上,不得入港。抗议示威者、动物保护组织和畜牧肉类公司对畜牧出口提出各种要求。有的要求运载澳大利亚出口牛羊的船只挂方便旗,以便澳大利亚兽医和技术人员上船检查和工作;有的要求把“科摩”号上的羊全部屠宰加工,然后再找出路;有的要求政府全面停止活牛羊出口,以免牛羊受折磨。
虽然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已从羊背上滑落下来,但澳大利亚的活羊和羊肉出口仍占经济的相当比例。据有关方面统计,澳大利亚畜牧出口每年创汇10亿澳元,其中活羊出口占2.14亿澳元。活羊出口有较高的价格优势,给农牧民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原因,一些中东国家要求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活羊。牛羊到达这些国家时,他们依照宗教习俗进行屠宰。澳大利亚一直满足中东国家的要求,因此也长期享有海湾广阔的牛羊市场。
为了保住海湾市场,澳政府于8月26日调动大批警察,对波特兰港口陆上和海上的抗议示威活动进行驱散,最终使抛锚海上的“科威特”号得以入港。经过一天的装载和补给,“科威特”号于8月26日载着2.8万只羊,在示威者的抗议声中鸣笛返航。
送走了“科威特”号,澳政府并没有因此而轻松。“科摩”号仍然使堪培拉感到烦恼。澳大利亚农业、外交等部门正在与10多个国家加紧磋商,希望尽快为“科摩”号上的羊找到去处。霍华德总理日前还通过电台安抚民众:政府正在竭尽全力为“科摩”号上的羊群寻求出路。近日来,有消息说,澳大利亚政府正通过设在伊拉克的小麦委员会办事处与伊拉克方面商量,想把那批羊卖给伊拉克,但未最后敲定。出口部门怀疑,大概是因为澳大利亚积极配合美国出兵伊拉克,才导致活羊出口在海湾国家遇到麻烦。
在全国农业协会、动物保护组织的压力下,澳大利亚畜牧出口部门表示,愿承担1000万澳元的损失,把那批羊运回澳大利亚。但由于澳大利亚检疫法严格,停靠过他国港口、接触过他国补给的羊群不再有重返故土的可能。鉴于此,有关部门认为,如果不能尽快为“科摩”号上的羊群找到买主,那5万多只羊就只能被抛入大海。(本报堪培拉9月28日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