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从2003年开始,我国法定保险分保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逐渐改变中国再保险市场一家独食的局面——再保险公司:能否“浴火重生”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2003年开始,我国法定保险分保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逐渐改变中国再保险市场一家独食的局面——再保险公司:能否“浴火重生” 第14版(财经纵横) 专栏:热'...

从2003年开始,我国法定保险分保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逐渐改变中国再保险市场一家独食的局面——再保险公司:能否“浴火重生”

第14版(财经纵横)
专栏:热点聚焦

  从2003年开始,我国法定保险分保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逐渐改变中国再保险市场一家独食的局面——
再保险公司:能否“浴火重生”
本报记者 曲哲涵
  独生子大蛋糕
  土黄色调,楼不高,院子不大,与记者想象中的“玻璃大厦”相去甚远。位于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在车水马龙的映衬下,安静而朴素。然而,就是这个员工不足200人的“小公司”,长期以来几乎独享着中国再保险业务的“大蛋糕”。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对保险人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保险。保险人(保险公司)以缴纳分保费为代价将危险损失转嫁给再保险人(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形成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保险保障体系。做大做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国民经济,建设21世纪的“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再保险。
  中国再保险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1996
  年1月成立)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独资专业再保险公司,1999年3月18日成立。我国《保险法》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保险公司应将其承保的每笔保险业务的20%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再保险,即法定分保。得益于“吃独食”的政策,紧随全国保费5年间增长两倍多的步伐,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分保收入从1997年的107.86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91.78亿元,货币资产从9亿元增长到183亿元。
  美味已独享,前景更诱人。
  从总量看,有关部门预计,到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将超过8000亿元,再保险也必从中分一大杯羹。
  从需求看,再保险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百姓维权意识的提高,雇主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职业责任险等责任险将大显身手,中国再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责任险再保险保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80%。
  工程险再保险的市场潜力无限。今后,像奥运会设施、三峡工程、城市地铁等工程基建项目,都会让保险以及再保险公司大显身手。
  此外,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将推动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家庭财产险、机动车辆险的发展,从而带动这些业务的再保险需求。
  按照这样的“前景”,中国再保险的“金元宝”本该越滚越大,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铁饭碗”砸了
  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的保险市场将在2006年全部开放。配合这项开放政策,也是为了让“独生子”在短时间内自强、自立,国家规定,从2003年开始,法定分保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法定分保费一直占中国再保险公司所有业务95%左右。3年,中国再保险公司,能够让这95%失而复得吗?
  国际竞争的压力更大。加入WTO后,中国的再保险市场从一家吃独食,变为多家抢食,而短期内各保险公司的分保意识并未有较大的转变,直接保源的增量也不会大幅增加,分保需求相对萎缩。
  外资保险公司的分保率虽远高于内资公司,但作为国外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他们一般都执行全球战略,除法定分保外,将全部自由分保业务都分给海外关联公司。
  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条件和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外汇期权期货,相当一部分进出口商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而采用外币投保、外币赔付的形式;另一方面,外资公司市场准入的放宽导致外商投资的激增,也可能使不少国内业务转化成外币投保和外币赔付的业务,这样,原先一些国内分保业务向国外流失。
  随着国内法定分保的取消,高科技、特殊风险险种和责任险比重的增加以及保险人分保意识的成熟,保险人将会尽力寻求更加准确而且经济的再保险保障,国内的再保险需求将会由成数、溢额分保向超赔分保转变,甚至需要非传统再保险产品来转嫁风险。由于风险管理经验、精算技术、资本金、金融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中资公司在短期内还不具备开发、提供复杂产品的能力。
  难题可真不少,但中国再保险公司的领导班子,在记者面前却乐观而自信。
  脱胎换骨改制迎战
  “华山一条路,改制!”总经理戴凤举斩钉截铁地说。
  历经3年酝酿,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已于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集团公司以投资人和主发起人身份发起设立的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正办理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有望在年内揭牌。集团公司的目标是:力争在1年内形成集团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初步基础,5年内把公司建设成多元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再保险(金融)集团控股公司。
  戴凤举介绍说,中国再保险这次股改,完成了产寿险分体改制,初步奠定了分业经营的公司框架。再保险分业经营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基本方式,其偿付能力和精算、会计分别服从产险和寿险的法规和规则,有利于对再保险业的监管,也有利于今后上市。设立大地财险兼营直接保险业务,扩大了中再集团业务和利润的来源渠道,有利于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融资能力,对增强中再集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前,有媒体猜测,中国再保险将借鉴泰国再保险公司的模式:吸纳境内各保险公司为股东,以便“肥水不流外人田”,获取固定的分保收入。谈及此策,副总经理赵凤祥说,那不是真正的改制,也改不出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制要放眼长远,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资,学习和借鉴境外优秀金融保险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最终使企业市场价值获得增值,因此,两家公司的股东中,有80%是世界“名牌”。也是基于同样的信念,改制后的中国再保险集团不会追求短时间内上市。
  找准市场定位
  副总经理张泓认为,与外资对手比,中国再保险并非毫无优势:
  国外著名的再保险公司一般将市场定位于高保额、高风险、高技术、高利润的分保业务和优质业务,在与之竞争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趋利避害,做好市场定位。
  国内保险市场的费率,未与国际费率水平同步上扬。“9·11”事件后,国际再保险价格上涨了不少,国内只有特殊险的费率稍有提高,如飞机险、石油开发险和核电站建筑安装险费率上涨了20%—40%,但与国际保险市场100%—500%的增幅相差悬殊,导致许多国内保单不会向国际分保。
  中国再保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只有1.1%,远远低于慕尼黑、瑞士等知名的再保险公司的6%。
  中国的《保险法》与WTO规则在这点上是吻合的:在发展中国家,同等条件下,保险公司优先向国内的再保险公司分保。
  还有本土优势,张泓说:“费率精算离不开厚实的数据,我们对区域风险、项目风险等信息的掌握,是外资无法企及的。比如,同样是车险的出险率,在贵州和杭州,相差很多,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再就是人才优势,清华的土木工程博士,北大的数学博士、医学博士……200人中有12名博士,在国内的金融行业,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信心和优势,总得面临市场的检阅。9月11日,国际再保险“大鳄”瑞士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开张。中国再保险公司“重生”的日子也一天天走近。它能否像浴火重生的凤凰那样再展雄风,中国的再保险市场还会有哪些精彩?我们期待着……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