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 倒萨容易善后难
第3版(国际)专栏:年终报道
伊拉克战争 倒萨容易善后难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吴文斌
伊拉克战争可谓今年世界上发生的头等大事。美国凭借超强军事实力,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也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呼声充耳不闻,悍然出兵主权国家伊拉克,一举推翻萨达姆政权。倒萨后伊拉克的动乱局面再次表明,武力可以颠覆一个政权,但不能压服一个民族。如今,美国在伊拉克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开战至今战事难绝3月20日,美英联军出动23万大军、6个航空母舰编队、上千架战机,对受到10多年制裁的伊拉克发动首场“先发制人”的现代化战争,而且仅用3周时间就攻占了伊首都巴格达,40天占领了伊拉克全境,美军付出的死亡代价仅为138人。在伊40万大军和萨达姆突然“蒸发”、上千万件武器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1日宣布对伊战争的主要战事结束,伊拉克将“进入一个民主、自由和富裕的新时代”。美国满以为伊拉克人民将对“拯救他们于水火”的美军感恩戴德,然而事与愿违。伊拉克国家机器被砸烂后,政治权力出现真空,安全形势空前恶化,经济社会生活每况愈下,美军在清剿萨达姆政权残余势力时,滥伤无辜,粗暴践踏人权,冒犯当地民众的宗教、社会习俗等,激化了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情绪,致使占领与反占领、镇压与反镇压的斗争急剧升级。
数月来,尽管美军展开了一系列清剿行动,但伊反美武装抵抗力量不仅没有被消灭或削弱,针对美军的袭击次数反而日益增加,规模渐趋扩大。从夏季的平均每天15次,增加到目前的30多次;由刚开始时零星地袭击美军巡逻队、民用设施、输油管道,逐步扩大到袭击美军总部、兵营、直升机和运输机,以及驻伊外国大使馆、外交官、联合国办事处、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和宗教圣地等。接二连三的袭击事件,使伊临管会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和承认的外交努力严重受挫,一些原计划派兵维和的国家踌躇不前,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为帮助伊重建和人道援助的工作受到重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机构和组织都已先后撤出伊拉克。而由前萨达姆政权的追随者、“基地”组织以及阿拉伯伊斯兰志愿者和圣战者组成的反美抵抗力量则呈现联合指挥、协同作战的势头,特别是自8月7日以来发生的20余起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事件,更令美英联军防不胜防,伤亡惨重。
据报道,从3月20日对伊开战以来,美军死伤、患病的人数已近万人。截至12月12日,仅从布什宣布“主要战事已经结束”之后遭袭身亡的美军已达204人,大大超过5月1日前阵亡的138人。
尽管美军经过8个多月的苦苦搜寻,于12月13日抓获了萨达姆,标志着“萨达姆时代”的最后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伊境内反美抵抗活动就此停止或减少,因为美国对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有关系的指控,迄今查无实据,美英联军对伊动武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仍值得质疑。美军深陷伊拉克反美“游击战”泥潭的情况短期内难有好转。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如何审讯和处置萨达姆,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了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问题。如果美国有关部门稍有不慎,已成“笼中之鸟”的萨达姆可能还会给美国带来更多麻烦。
政治重建步履蹒跚
对于千疮百孔的伊拉克,战后重建的核心是政治重建。5月,美国任命职业外交官布雷默为美驻伊事务最高文职行政长官。7月13日,伊组成了一个由各个民族、政治党派、宗教派系代表参与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并赋予一定权限。临管会的成立为伊战后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9月1日,临管会又任命了具有较广泛代表性的25人新过渡政府,具体负责伊重建工作。此前,临管会还任命了一个由法律专家、资深政治家组成的新宪法起草委员会。临管会与联军当局达成的政治重建程序是:先制宪,再选举,后交权。几个月来,各派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围绕“国家政体、宗教地位、权力分配”等重大问题难以达成共识,成了政治重建的“瓶颈”。
美国原指望10月16日联合国通过的1511号决议能为美军对伊“既成事实”的占领披上合法外衣,使美国“钦点”的临管会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结果未能如愿。10月下旬进入斋月后,伊境内反美占领的武装袭击更趋激烈,与此同时,伊国内和国际社会要求美尽快交权、撤军的呼声高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改变策略,于11月15日同伊临管会达成将“先难后易”改为“先易后难”的三步走政治重建计划:即2004年6月底之前,由此前选举的“过渡性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临时过渡政府”;2005年3月15日之前,伊人直选制宪委员会,制定伊永久宪法并付诸全民公决;2005年12月31日之前,根据新宪法选举产生伊拉克新的民族民主和解政府,并接管国家的所有权力。这个计划受到国际社会的审慎欢迎,因为它毕竟有了美军占领当局向伊人移交主权的时间表。然而,美国同时宣布,交权后美军仍将继续驻扎在伊拉克,这又不免使人对这个计划的前途与命运产生疑惑。
经济重建不容乐观
经济重建是伊战后重建成败的关键所在。伊拉克20多年来经过几次战争和十几年的制裁,债台高筑,所欠外债和赔款多达3000亿美元,全国的失业率也高达50%以上。今年的战争又使伊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几个月来,临管会和联军当局对一些重要战略基础设施如石油开采、炼油、铁路、机场和港口进行修复。然而,要重建和振兴饱经战争蹂躏、百废待兴的伊拉克经济谈何容易!
最大的难题是重建资金严重短缺。据世界银行测算,至2007年前,伊拉克需要重建资金550亿美元。为了筹集重建资金,美国国会在布什总统的要求下已增拨反恐资金870亿美元,其中200亿美元将用于伊重建。此外,10月24日在马德里闭幕的援助伊拉克国际会议上,已为伊筹资330亿美元。尽管这次会议筹集的资金数目超出预期,但离550亿美元还有较大距离,原因是,许多国家认为“捐款条件还不成熟”,伊重建应与整个政治进程同步,让伊拉克人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恢复伊主权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它们不愿“慷慨解囊”。12月10日,美国出人意料地宣布拒绝反对伊战和出资的国家参与伊186亿美元建设项目的竞标,这无疑不利于争取各国对伊重建的支持和援助。
如今,美英联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已成为新的恐怖活动滋生地和大本营,自然也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反恐的“主战场”。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处境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正如英国驻伊特别代表日前所说,2004年伊境内的反美武装仍将继续发动袭击,其规模可能不断扩大,次数也很可能大量增加,伊拉克的安全、重建形势不容乐观。(本报大马士革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