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环境“脏”了景区的“脸”
第5版(视点新闻)专栏:记者来信
别让环境“脏”了景区的“脸”
新华社记者 陈忠华
记者日前在“玉米稻”岳西富民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看到了这种“五彩玉米稻”,稻粒有金黄、紫、红、白、青绿5种色彩。程旭波说,“五彩玉米稻”是一种全新的优良农作物,株形矮、整齐紧凑、穗长粒大,结实率高达98%。
记者近日在山西省的一些景点、景区采访,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景点被小煤矿和黑烟囱包围,有的景区自然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这些问题不仅弄“脏”了景区、景点的“脸”,而且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游客站在相府城墙上就能看见附近的3座煤矿,最近的一家距景区不过几百米。那高高的井架、黑黑的煤场和拉煤车呼啸而过扬起的煤尘,构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与游人如织的皇城相府格格不入。据记者了解,在景区3公里范围内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座煤矿、15个井口和一座硫铁矿。
从灵石县县城到王家大院、资寿寺景区短短几公里内,分布着十多家土小企业,焦化厂的大烟囱吐着黑烟,河沟里流淌着污水,公路上散落着煤渣。
这种“脏”景象常常让游客眉头紧皱、心里添“堵”、游兴大减。
相对于工业污染,景区自然生态的破坏更难恢复。佛教圣地五台山景区,近年来有部分高山草甸遭到毁灭性破坏;历山景区的亚高山草甸,也在旅游开发中大面积死亡;以千年古柏闻名的卦山风景区内,大片柏树、松树在开发建设中被夷为平地。
山西省日前启动了旅游基地开发与建设研究项目。专家们分析,许多地方近年来都将旅游列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旅游开发“四处开花”,出现了重开发不重环境保护、重收益忽视生态建设的短视行为。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