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第7版(国际)专栏:综述
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平
中埃经贸合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4亿美元,在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排名中列第五位,占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总额的8%。但与中埃两国领导人提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要求相比较,双边经贸合作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毋庸讳言,中埃经贸合作的水平还不高,双边贸易不平衡状态还较严重。2002年中国政府总理访问埃及时,曾对改变中埃经贸合作不平衡状态作出具体指示。为此,中国曾用与欧洲市场相同价格进口埃及合资企业生产组装的奔驰小汽车。但事实证明,单靠政府行政手段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必须另辟扩大中埃经贸合作的途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化机制的广泛普及,中国政府部门职责正由“管理”逐渐向“服务”转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决策、管理和经营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突出特点。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家,中埃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中埃双边关系十分重要,因此继续发展和扩大经贸合作是中国一项不可改变的策略。中国商务部于本月25日至28日在开罗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暨生物医药投资论坛会”,就是明显的例证。
其次,熟悉和了解对方的需求、对方的市场,通过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名优产品直接展示给对方企业界人士和公众,有利于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次展览是迄今我国在埃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展览会。
埃及十分重视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项目,为此中国商务部这次提高了参展单位的级别。这些单位都是中国的知名企业,高新科技产品占35%,当代生物医药占25%,适合埃及需要的机电产品占40%。中国企业充分利用这次直接面对埃及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机会,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新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与此同时,中国也为埃及企业及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中国有关部门一直欢迎埃及企业家到中国举办展览、开辟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埃及商品的数量和品种有增无减。
再次,在对方直接投资建厂,是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又一途径。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各种体制的中国企业到埃及投资。记者参观、采访过一些在埃及的中资企业,有的经营状况相当不错。埃及工人易管理、成本低,对中国在埃及的投资企业具有吸引力。
中国此次在开罗举办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并不单纯追求签约订货合同数额,而意在为两国企业家提供更多接触的机会。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展览会尚未开始,埃及一些厂商已有意与吉林通化东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合成胰岛素项目签约。中国代表团强调,举办此次展览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进双方了解,扩大中埃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状态,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的目的。
(本报开罗9月24日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