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中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录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中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录 第9版(理论) 专栏:中心组学习实录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中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录

第9版(理论)
专栏:中心组学习实录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中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录
  本报记者 叶帆 马宏伟
  学习时间:2003年9月9日
  学习地点:国家开发银行1611会议室
  参加人员: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精神,中共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认真组织学习活动。9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这个主题,再次组织集体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9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元主持了学习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和最好检验
  陈元(党委书记、行长):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观察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另一方面,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科学的理论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因此,深刻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工作的实际,学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姚中民(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当前,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王益(党委委员、副行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极为丰富。这个新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局观;保证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群众观;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因而从根本上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坚(党委委员、副行长):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李昌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到国家开发银行,就是要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陈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高效稳健的金融体制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具有政府赋权的法定信用,担负着支持经济发展、投融资体制建设和信用建设的重要任务。国家开发银行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经济社会重大政策目标,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长期融资领域发挥了主力银行的作用。在运行中,通过融资构造,在所涉及的领域使政府融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努力实现项目建设和投融资体制建设的双目标。从实践来看,国家开发银行所从事的开发性金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政府组织优势、市场经济原则和目标的结合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金融发展中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开发性金融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广阔。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发挥融资优势,并在业务所及范围内既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落实到国家开发银行,就是要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以优质资产高效率地支持经济建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信用是通过市场业绩来体现、支撑和增强的,绝不能因为有国家信用而忽视市场业绩。没有一流的市场业绩,国家信用就有可能削弱,甚至丧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要继续坚持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的有机统一,与各地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把多年来在基本建设领域中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扩大运用到新的领域,积极试点,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支持经济发展,支持投融资体制建设和金融市场建设。
  姚中民:国家开发银行坚持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这一方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的结果。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初期,主要是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当时,我们强调的是政策性金融,是补贴性的、准财政性的,这对我们的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发银行注重防范风险,调整信贷结构,通过准确把握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风险意识和金融意识,全面推进信贷改革,完善了运行机制,实现了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使经营状况得到全面好转。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下,国家开发银行坚持既与国债投资积极配合又保证资产的安全,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政策性金融的低端阶段,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奠定了高端开发性金融的基础和框架,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目标。
  王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要全面有力地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首先必须把银行办好,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市场业绩。我们确立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办好银行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以优质资产高效率地支持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可能多地作贡献。这正是国家开发银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追求国际一流的市场业绩,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一是只有巩固和发展国际一流的市场业绩,才能保证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与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二是只有巩固和发展国际一流的市场业绩,才能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和更高质量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三是只有巩固和发展国际一流的市场业绩,才能提高我们为国家排忧解难的能力。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利用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和机制,不断提升国家开发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一流业绩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相统一。
  高坚: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信用建设。马克思指出,信用是资本积累的强大杠杆,是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的可以直接利用的形式。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证明,信用是可以建设的,建设起来会发挥很大的效应。近5年来,我们依靠政策金融的国家信用,努力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以融资为载体,致力于构造覆盖长期风险的融资结构和信用结构。我们先后与3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签订了金融合作协议,在完善信用结构、支持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把政府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信用优势。同时,积极运用法律、市场和舆论监督,以及对客户、行业、地区信用评级等手段,强化监督制约,控制道德风险,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信用体系和新投融资体制的建设。我们要把在基础设施领域推进信用建设的实践成果,扩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中去,并努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琪平(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西部大开发等,是国家开发银行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就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5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风险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一是建立和完善总体风险控制体系,强调通过制度和程序来有效识别、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二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将各项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建立起了符合国际先进做法的资产负债管理整体框架,这对全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动态调整债券发行品种与期限结构,创新金融债券品种,优化债券结构,切实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水平。四是积极推进财务全成本管理改革和风险稽核评价。通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逐年提高,为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建平(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将面对三个与金融相关的问题: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各地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将日益突显;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三是如何落实“走出去”战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开发银行具有促进解决这些问题的优势:一是资产质量好,融资能力强;二是有一支专业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三是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具有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根据国家的需要,加快健全信用评审管理体系和债项评审管理体系,在制度建设、政策设计和制定实施方案上改革创新,为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攻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贡献。
  抓好党的建设,为办好银行、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陈元:在我国,要办好国有银行,尤其是像国家开发银行这样的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抓好党建是办好国家开发银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重要的政治优势。长期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坚持“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经济”的指导方针,将其作为办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办好银行与抓好党建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比如,充分发挥党建巡视组的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办行,通过实行投融资决策民主和财务民主,加强机构建设;树立“学习的银行、专家的银行、干部的银行”的理念,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组织推动,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把一切资源用于办好银行;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为办好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李昌富:近几年来,我们把统一思想认识、服务中心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行党委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建巡视组工作,加强了对总、分行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建立了稽核专员组,加强对全行合法合规经营情况的监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业的监督;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行务公开、民主办行等方式,加强对财务运行、干部使用等的监督。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即将召开的全行党建工作会议,将系统总结长期以来“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经济”的实践,并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全行的思想认识,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建工作,为实现我们的办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徐宜仁(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抓好党建必须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几年来,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2001年,行党委借鉴“三讲”教育巡视组的经验,建立了党建巡视制度,成立了5个党建巡视组,这是国家开发银行党建工作的一个创新。两年来,党建巡视组充分发挥了对领导班子建设的监督、对业务工作的服务保障、对银行内外的沟通协调等作用,有效解决了上下级信息渠道不畅、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问题,对工作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下一步,党建巡视组一方面将深入开展中组部提出的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将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目标,对总、分行各单位的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党建工作、业绩情况、外部反映、内部管理水平等进行检查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把全行的力量集中到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上来。再如,为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建立现代的职位、薪酬和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了应对竞争及市场变化的人员调配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门办行”、推行行内外干部交流挂职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办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对于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业务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附图片)
  图为会场。  凯轩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