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全球定位系统与人类登月、航天飞机被并称为三大航天科技成就。9月19日,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拉开了序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欧联手欲破垄断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全球定位系统与人类登月、航天飞机被并称为三大航天科技成就。9月19日,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拉开了序幕——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人类登月、航天飞机被并称为三大航天科技成就。9月19日,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拉开了序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欧联手欲破垄断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全球定位系统与人类登月、航天飞机被并称为三大航天科技成就。9月19日,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拉开了序幕——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欧联手欲破垄断
  本报记者 任建民
  中国和欧盟9月19日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为伽利略计划培训人员并组织双边交流。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拉开了序幕。消息迅速被外电转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地球上的任一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
  何谓伽利略计划?这要先从全球定位系统(GPS)说起。
  人们一般要利用参照物来确定地理位置,比如:天安门的位置可以用“长安街的北侧,中山公园的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西侧”来描述。但是,在茫茫大海或无人沙漠中,想确定一艘船或一辆车的位置,就没法找到参照物了。
  为此,人类发明了经纬度的概念,以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水平位置。但是,不管是航行在大海中的船,还是奔驰在公路上的车,怎么会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呢?
  这就必须用到GPS。这是美国军方197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空间技术,主要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卫星距离地面约1.7万公里,能连续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这些卫星可以作为全球任何一个目标的参照物,接收仪只要选取4颗卫星的信号进行分析,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现在,美国的一切军事行动几乎都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装备至每一个参战单位甚至个人;被击落的飞行员利用GPS报告自己的准确位置,从而被迅速营救;地空导弹、巡航导弹采用GPS精确制导后,精确打击能力成倍提高。除了军事用途,卫星导航定位还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轮船、飞机以至于汽车、手机中,都会用到定位导航技术。
  GPS被称为继人类登月和航天飞机之后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该系统为军民两用系统,向全球免费开放。任何人只要购买GPS定位仪,就可以接收定位信号。
  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故意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任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
  伽利略计划给欧洲人带来的自豪感,决不亚于“空中客车”飞机和“阿丽亚娜”火箭
  让美国人为自己的军舰和战机指引航向?俄罗斯首先不放心,俄罗斯国防部耗资30多亿美元发射了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一简称GLONASS的系统精度优于加了干扰的GPS。
  经过5年的反复论证和分析,欧洲于1999年提出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去年3月,欧盟15个成员国的交通部长在布鲁塞尔决定启动这一计划。
  伽利略计划的投资预计为36亿欧元,由3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高度为2.4万公里的3个轨道。与美俄不同的是,欧盟提出,这一卫星将专门服务于民用,提供误差不超过一米的全球精确定位服务。
  美国人有点着急了,软硬兼施加以阻挠。一方面,美国强调欧洲没有必要实施伽利略计划,并在频率共享等方面设置难题;另一方面,从2000年5月1日起,美国撤销对GPS的长期干扰,使民用定位精度由百米量级提高到了十米量级。
  但这些没有改变欧盟建设自己的定位系统的决心。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在启动伽利略计划时表示,这是事关欧洲前途的大事,是一场垄断和反垄断的斗争,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国家利益的外交斗争。它给欧洲人带来的自豪感,决不会亚于“空中客车”飞机和“阿丽亚娜”火箭。
  中国上亿手机用户和飞速增长的汽车数量,为伽利略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远景
  欧盟为什么要与中国在伽利略计划进行合作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2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曹冲研究员分析说,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取得中国支持后,可以壮大伽利略计划的阵营,在与美俄谈合作时更加顺利;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为伽利略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远景。现在,全球定位技术已在汽车甚至手机上全面应用,中国上亿手机用户和飞速增长的汽车拥有量,使伽利略计划的市场版图成倍扩大。
  中国对于伽利略计划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经过谈判,科技部与欧盟能源交通总司9月18日在北京草签了合作协议,双方在伽利略计划实施过程中广泛合作,包括:卫星发射、卫星制造、无线电传播环境实验、地面系统及无线电频率、接收机标准等各个方面。“欧盟的代表开玩笑说,他们内部经常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一拖再拖,而中国人比欧洲人更热爱伽利略计划!”作为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专家组的成员,曹冲见证了签约过程。
  中国必将是21世纪的航天大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伽利略计划呢?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的过静珺教授介绍说,除了军事应用,卫星定位的巨大经济效益是无法忽略的。美国虽然免费发送GPS信号,但却靠接收设备赚了大钱。她举例说,1986年,买一台一般精度的GPS定位仪要5万美元,高精度的则要10万美元;现在一般GPS定位仪只有手机大小,不到2000美元,高精度的只卖3万美元。从中可以想见,美国公司赚走了多少利润。
  欧洲的伽利略计划将在2007年部署完毕,2008年投入商业运营。中国从起步阶段就参与伽利略计划,可以避免早期面对GPS那种什么都不懂的被动局面。清华大学已与欧洲公司有意向合作研发兼容伽利略和美国、俄罗斯系统的接收机,从而使得定位可靠性大大增加。
  参与伽利略计划,与发展中国自主的导航系统会不会冲突呢?曹冲研究员介绍说,虽然伽利略计划将会成为中欧之间最大的科技合作项目,但中国参与的程度有限,仅相当于欧盟国家中的一个,不会在投资中占很大的份额。而且,资金的一大半将由参与合作的中国企业投入。
  中国非常重视卫星导航系统。今年5月,我国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与2000年发射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修正后的精度达到数十米,而且具备通信功能。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定位系统,主要覆盖我国及周边地区,没法进行垂直定位,用户数量也受限制。曾担任航天部总工程师的梁思礼院士说,全球定位系统是空间的基础设施。中国必将是21世纪的航天大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中欧合作对中国实现这一目标将大有帮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