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播撒法律种子——西南政法大学“送法下乡”活动散记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播撒法律种子——西南政法大学“送法下乡”活动散记 第12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播撒法律种子   ——西南政法大学“送法下乡”活动散记   徐运'...

播撒法律种子——西南政法大学“送法下乡”活动散记

第12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播撒法律种子
  ——西南政法大学“送法下乡”活动散记
  徐运平 张北坪 王昭祥
  7月,正是山城酷暑季节。被三峡库区的烈日晒得黑黝黝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学生们回到学校,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想到为乡亲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觉得这趟“三下乡”,值!
  西南政法大学连续5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团”、“红岩讲解队”的足迹遍及全国,捐建希望小学,“三下乡”活动顺应时代潮流,取得扎实成效。今年他们又组织了一批教师、学生奔赴三峡移民库区——涪陵清溪镇、李渡镇开展了为期两周“送法下乡”活动。
  “送法下乡”扎根实践
7月中下旬,重庆持续高温达40摄氏度。
  然而,闷热的天气里清溪镇的村民们见面时仍要乐呵呵地问上一句:“去上课没,今天还有没有案例说法?”
  这是西南政法大学党员大学生开展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的“星火”义务法律培训班活动之一。
  在清溪镇,同学们顶着烈日,耐心地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汗流满面顾不上擦;嗓子哑了,也顾不上喝口水,每天连续工作长达10多个小时。一天下来,有的同学中暑昏倒,也无怨言。
  7月19日,细雨蒙蒙,他们在清溪镇的法律咨询活动仍在进行。同学们掏出自己的手绢为咨询者擦干凳子,将自己的雨伞让给咨询群众。一位老人拉着朱艳君同学的手说:“我今年66岁,虽有儿有女,但日子却过得不舒畅。他们不给我生活费,还把我从家里赶了出来。你们可要为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头想个法子。”朱艳君让老人坐下慢慢讲,并递上一杯水安慰道:“您的儿女都有赡养您的义务,您可向法院起诉,求得法律保护。”听了这话,老人直点头。队员们还设立了“法律义务咨询公开接待日”,以生动的案例讲解婚姻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等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听完了谷雨同学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的讲解后,李裕奎大爷恍然大悟:“原来防治传染病还有这么多法律规定,以前我郎个不晓得?要是非典再来,我可知道咋个办了。”
  “三下乡”活动重视普法,致力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2001年“三下乡”活动中,在合川市龙市镇地处十分偏僻的白庙村建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农民权益维权岗”,大学生们针对农村医疗保障、民工权益保护等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
  几年来,通过“三下乡”活动,农民咨询者多达1698人次,咨询案例数量1200例,代写诉状400多份,涉及到民法、刑法、行政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数十种法律规定,发放有关资料达16700多份,切实把法律的种子播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传扬“红岩精神”
  西南政法大学与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比邻,红岩精神就诞生在这里。学子们走到哪里,便把红岩精神的种子播到哪里。
  红岩班的同学们自编自演了话剧《红岩花开》及一些文艺节目奉献给乡亲们,为他们带去精神食粮。田间地头,山涧幽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演出,只要乐声响起就会吸引众多的观众。
  在沂蒙山区的演出的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但乡亲们兴致不减,在雨中驻足观看。为了能看上这场“戏”,很多人是赶了几十里山路来的。分不清汗水雨水,湿漉漉的衣服贴在同学们的身上。面对乡亲们热切的眼神,同学们从未有过的内心激情、真情迸发出来。演出结束了,乡亲们马上递上毛巾……
  在采访中,红岩班学生们还向我们讲述了云南文山县农民熊世英一家寻英雄的感人故事。一天傍晚,熊世英和女儿带着卖猪的2600多元钱从猪市场返家。当她们走到文山西矛桥上时,三个流氓逼着母女二人非搜身不可。夜幕降临,行人稀少。母女俩吓得缩成一团。正在这时,一位年轻人冲上来大喊一声:“你们干什么!”三个流氓见势不妙拔腿逃跑,母女俩得救了。这位年轻人还把母女俩送到几十里外的农家,没有留下姓名,便消失在夜幕中。这位年轻人就是红岩班学生普永胜。事后,熊世英八方寻找这位年轻人。去年寒假,普永胜回到家乡文山。一天,他在去文山赶集的路上,被细心的母女俩认出。母女俩给学校写来感谢信,普永胜的事迹才被传开。
  帮人民所需,解人民所难。社会实践过程中,每一个政法学子都在自觉履行着红岩传人的责任。“红岩精神”的火种在“重走长征路”、“访伟人故乡”等“三下乡”活动中熊熊燃烧;“红岩精神”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被这些大学生广为传扬……
  送不走的“三下乡”队伍
  今年7月24日。家住重庆江津市清溪沟乡木皮村的王富贵大叔一家,早早地来到了村口,他们要迎接自己的亲人——西南政法大学“三下乡”的队员们。
  学生家长张启胜拉着“三下乡”队员的手高兴地说:“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再不能让自己的娃娃没有文化了。”看着这农家小院里喜庆场面,谁也想不到,这是大学生们第七次来这里了。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在1996年7月“三下乡”活动中,学生们发现木皮村小学仅有3间陋房,一块破旧黑板,只有24名年龄大小不等的学生们在读书。为此,大学生们上书大学党委,要求把自己节省的生活费和零用钱捐出来,为木皮村建一所希望小学。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共捐款3万多元,很快地在该村建起了一座“西南政法大学希望小学”,使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自此以后,大学生们每年“三下乡”或节假日都会来到木皮村希望小学,带去他们捐赠的钱物、书籍,并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尽管来这里的学生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乡亲们那朴实的话语没有变,对大学生们的期盼没有减。因为,大学生们已经成了这里的常客,成了一支送不走的“三下乡”队伍。该校党委书记张国林说:“大学生们‘三下乡’活动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群众愿望,学生本身得到了锻炼,群众得到了实惠,是个好办法。”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