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的促销优惠花样繁多,可是不少优惠是有名无实——“开心卡”成了难心卡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专栏:周末闲话
商家的促销优惠花样繁多,可是不少优惠是有名无实——
“开心卡”成了难心卡
拂晓
上个周末,同事在一家电器城为新居添置家电。她买了一台背投彩电,得到赠送的有1000元优惠的“开心卡”,并被告知此卡可以购买商城内的所有电器商品。但拿到卡才发现上面有明确“规定”:买电视优惠200元,手机100元、空调200元、电脑200元、摄像器材150元、冰箱、洗衣机150元。同事一算,要想全部享受这1000元优惠,至少还要花两万多元。有的消费者不甘心把优惠“烂”在手里,便拿着优惠券不停地在收款台前转悠寻找买主:“要不要优惠券?200元的券100元卖给你”。同事脸皮薄,“卖卡”张不开口,自己用又确实无法样样都买。面对这样的“开心卡”,同事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眼下,商家的促销手段不断出新,抽奖、买就送、折上折、用A券得B券等等花样迭出,但真正让消费者感到方便实惠的却很少。比如,有的家装市场购物满一定金额,赠送郊区赛马券。听上去,这一优惠挺诱人的,但细一琢磨又有点不对劲儿。因为消费者要真正享受骑马这一优惠,至少还要在路费、食宿费用、门票等上面花上一大把钱。类似这样的优惠实际是一种捆绑式销售,即用看似不小幅度的优惠出售另一种消费品,而这种消费品常常是大金额、高档次的。商家抓住消费者不想浪费优惠的心理,用一个“大大”的优惠做诱饵,消费者一旦决定享用优惠,还需要再花更大的一笔钱,不知不觉中“帮”商家完成了捆绑式销售。这样的促销优惠,消费者得到的实惠不多,“破费”不少,反倒是商家利用优惠“套”住消费者,大赚了一把。
商家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促销商品,有各自不同的理念,但是要明白无误地告知消费者优惠内容,给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把优惠摆在明处,不能有意设置陷阱和圈套,这是诚实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的根本之策。用不实的优惠设下埋伏,可能会带来短时间的红火销售,却无法获得长久的利益。
其实,只要重视消费者利益,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一些商家的做法就让人感觉很实在,比如给大金额消费的顾客以更高比例的折扣,对购物满一定金额的顾客赠送特别设计的礼品,对所售商品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等。还有一些商品就采用直接降价的做法,远比“开心卡”的再次购物、指定优惠更让人开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